/

淄博在崛起|趣谈人普变迁史 --博山区普查员探寻记

齐点淄博 2020-11-11 22:59:22 阅读量:

2020-11-11 22:59:22

嗨喽,这都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了,他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有幸成为一名新时代的80后普查员,对于普查工作想刨根问底,为此我专门去阅读了相关材料,记录了每一次人普的变迁。

“话说”古代人口普查

中国历史上有文字以来的最早的人口普查,是西汉时期。但是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影响,为了避税,官奴婢的数量被夸大。

东汉时期的人口普查,被称为最为细致的人口普查,然而却是为了君主服务,与选美同时并进。

隋朝是古代中比较接近于实际的人口普查,挨家挨户当面看相貌。不过工作量繁大,只有中原地区可以做到。

唐朝初期,因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口急剧增长,最初的户口管理也很严格。但是从高宗开始,管理逐渐松弛,户口逃亡现象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后来户口管理非常混乱,长期不做统计。“死不除名,生不入籍”,每年只是根据以往人数主观增减。天宝十四年比上年户数降了70多万户,人口反而增加了3万多,户口管理极度混乱。

宋朝:最具歧视性的人口普查,女性不算人数。

明朝:古代内容最为宽泛的人口普查,人口、家产、牲畜通通查。

清朝:古代中最为实际的人口普查,“摊丁入亩”,不再按人头纳税,按田产收税导致人口大增。民国以来出现了现代意义的普查,但是当时社会较为混乱,统计者主要是警察,无法做到上门挨户统计。数据虽然不完全准确,但也得到了4亿人口的登记,“四万万同胞”的说法由此开始。

以上由于统治阶层的利益不同,每次展开的普查目的也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结果,精准度难以把握。

“妙记”新时代人口普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有了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1953年,我国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内容涉及本户地址、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与户主关系这几个调查项目。就普查完整性和准确性来说,是我国人口统计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也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参考价值。

1964年,为了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我国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内容在保留原有项目外新增了本人成分、文化程度、职业三项内容。这次人口普查整顿和健全了城乡户口管理制度,为后面户籍管理奠定了基础。

1982年经历了文革和改革开放,国务院组织开展第三次人口普查,并且首次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使得准确度和采集处理量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是人口普查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90年开展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为了反映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变化,在前三次的普查基础上,内容又添加了常住地以及迁来本地的原因。

2000年为科学定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开展第五次人口普查,五人普的内容又一次丰富,首次采用光电录入技术,增加了“暂住人口表”。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更加真实准确完整的体现了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居住等各方面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非常可靠、及时的数据支持,普查项目也根据具体情况发生了调整。

2020年正在开展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与第六次相比有许多新变化:在普查内容上,增加了身份证号码信息的采集;在采集手段上,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在登记方式上,增加了互联网自主填报的方式;在工作环节上,增加了利用行政记录及大数据进行比对核实的环节。

定期开展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明确规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人口普查关系国计民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完整详尽的人口信息既是制定和完善公共政策的基础,也可以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

人口普查是民生大事,携手全民用微笑支持人口普查,用行动参与人口普查。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