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基本完成“十三五”主要指标
11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时期山东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三五”以来,山东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本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全省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介绍,“十三五”时期,山东在全国率先分类编制高校学科专业、中小学学科德育方案,在全国率先开设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 “基础教育稳居全国第一阵营。”邓云锋介绍,山东省扩大资源供给,颁布《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并在全国率先开展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新增学位244.8万个。目前,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1%。优化城镇中小学规划布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064所,新增学位354万个,66人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由2015年的23.49%降至1%以下,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劝返复学,残疾儿童、特困家庭儿童15年教育全免费,贫困村留守儿童关爱室全覆盖,建设博爱学校7所,具备受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45%。全面推行小学生课后服务,覆盖率达到94.63%,惠及小学生365万名。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首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地在山东省落地实施、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了‘起步成势’‘一年成式’的目标,有效激活山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池春水’。”邓云锋介绍,“十三五”期间,山东搭建“职教高考”、五年一贯制和专升本等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各学段标准,开发322个专业教学标准和147个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近年来,山东省现代制造、养老服务、轨道交通等八个快速发展行业,70%以上的一线新增从业人员毕业于职业院校。
省教育厅副厅长戴龙成说,为破解职业教育“校热企冷”这一难题,出台全国首个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着力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健全校企合作激励支持政策,认定首批142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完善校企对话交流机制,支持职业院校与华为、商汤、科大讯飞、腾讯、京东、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学生“入学即入职”。目前,全省中、高职院校平均合作企业数分别为14家、268家,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邓云锋介绍,五年来,山东省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整合组建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积极筹建康复大学,成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3所职业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突出“扶优、扶强、扶特”,深化高校分类考核与分类管理改革,实施省属本科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和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改革。高校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先后获批国家一流专业点213个、一流本科课程204门,数量均居全国前列,涌现出一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重大科研成果,其中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团队“无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学发泡剂”专利技术卖出5.2亿元价格,创造了全国单项专利许可的新纪录。
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白皓介绍,为积极引导省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启动实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工程和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实施专业设置负面清单制度,推进专业分类拨款定额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组织全省高校集中修订了3130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启动深化产教融合优质企业资源库建设工作,首批入库企业211家,为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深度融合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全省共有教职工150.1万人,近3年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交流教师4.3万人,首届毕业的2947名省属公费师范生全部充实到乡村学校,城乡师资配置进一步均衡。邓云锋介绍,“十三五”时期,山东省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形成“山东模式‘10条经验’”,增设教师正、副高级岗位,逐年提高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落实教师待遇保障,建成4万套乡村教师周转宿舍。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