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市“第一村医”:新时代健康扶贫新尝试

齐点淄博 2021-03-01 14:56:15 阅读量:

2021-03-01 14:56:15

关键词:第一村医

一、背景介绍

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辖5个区3个县和3个功能区,总面积59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70多万,是典型的组群式城市,目前拥有各级各类卫生健康机构4777个,开放床位3.18万张,卫生从业人员4.99万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6.77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47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42人、拥有注册护士3.49人,均居山东省前列。如何引导上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破解基层医疗资源缺乏、服务能力薄弱问题是满足基层群众健康需求的当务之急。为破解这一难题难题,淄博市卫生健康委立足改革创新,借鉴学习“第一书记”工作做法,2017年11月开始从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医生到基层担任“第一村医”,在全国首推第一村医健康扶贫模式。

二、工作思路

(一)人员选派。“第一村医”是从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选派的优秀年轻医生,到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较弱的村开展帮扶工作,每半年为一个帮扶周期。初期计划3年6批,600名“第一村医”直接帮扶600个薄弱村,同时实行“一托三”模式,覆盖1800个村。计划实施后全市一半以上的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在三年内得到一次全面提升,目前根据工作需要已经建立长效机制。

(二)工作职责。为发挥好“第一村医”的作用,我们赋予第一村医七项工作任务。一是宣传卫生健康政策。为当地村民宣传、解读卫生健康政策,以健康促进提升健康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大局;二是关注重点人群,助力健康扶贫。定时开展上门服务、随访服务,着重了解贫困人口、重度残疾人、孤寡老人;为每一位患病贫困人口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为基层群众特别是重点人群开展健康巡诊,进行健康指导;三是促进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卫相互融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基层基本医疗、基本公卫相互促进发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享受14类55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水平;四是助力村卫生室标准、信息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帮助村卫生室在房屋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信息化建设服务功能和运行管理方面实现标准化,对已经达到标准化的村卫生室,通过第一村医派驻要进一步提升标准化服务水平;五是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主动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组成“3+X”的模式团队,作为“X”支援专家,使居民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六是带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村级与派出单位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依靠派出单位后援团的帮扶效能,带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畅通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向上下级医院转诊绿色通道,实现村级与派出单位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七是建立“医教学传帮带”长效帮扶机制。派出单位要注重镇、村卫生技术能力水平提升,根据派驻地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需求,采取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帮助派驻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三、做法及成效

(一)“第一村医”为乡村防疫“守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以来,390名“第一村医”坚守在农村防疫一线,其中289人已经结束派遣期却又临时返村。疫情期间他们坚守在农村,累计为流动人员实施健康检测26028人次,参与医学隔离密切接触者643人,向上转诊247人,为当地控制农村感染人数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引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第一村医”带动强大的优质医疗资源“后援团”,12家三级医院、29家二级医院、各派出单位及社会爱心企业纷纷派出“后援团”,为“第一村医”帮扶村提供人员、技术、设备及资金支持。淄博市中医医院捐助价值3万多元的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向月庄村卫生室捐助12万元的医疗物资;宏仁堂药店捐助10万元现金用于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中国人寿出资26.3万元为“第一村医”赠送“医护人员保险”。各“后援团”先后组织专家到派驻村开展义诊1300多次,向群众免费发放药品及生活物资价值260多万元,为“第一村医”工作的开展和群众健康提供了强力保障。

(三)提升派驻村(含覆盖村)卫生服务水平。计划实施以来,“第一村医”已派驻和覆盖1541个村,其中363个贫困村、59个薄弱村,服务贫困人口2.87万户、6.2万人;组织卫生政策和健康知识宣讲2.05万次,宣讲群众16.68万人,义诊19.53万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9.65万份,门诊接诊16.97万人次,上门服务3.96万人次,回访患者8.43万人、转诊患者5718人次。  

(四)破解卫生室空白村的医疗健康服务难题。淄博市淄川区在“第一村医”工作基础上,整合“第一村医”多学科、多专业优势,打造群众身边的高端“流动医院”。针对空白村和偏远村问题,探索实施“轮值医生+医疗服务点+流动服务车”工作模式。区政府财政投入425万元配置25辆服务车、投资150万元在70个没有卫生室的空白村全部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点,全区近150人参与服务, “行走的医生 流动的医院”医疗队伍通过实施医疗服务点全覆盖、巡回服务车全覆盖、医务人员全覆盖,偏远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就医拿药、健康档案、家医签约、远程会诊、专家预约、即时报销等服务,解决山区医疗“空白村”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五)多种方式服务贫困群众。一是“双一联动”整合健康扶贫力量。“第一书记”关注增收做加法,“第一村医”减少家庭支出做减法,这“一增一减”,提高了脱贫数量的绝对数,大大提升了扶贫成效。“双一联动”机制,在扶贫实践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二是“医疗夜市”增强健康服务主动性。基于农村白天农忙的客观实际,“第一村医”创新性的提出了“医疗夜市”,利用晚上时间为群众提供医疗咨询、健康讲座、义诊查体、针灸推拿等健康服务,对特殊病种人群建立上级转诊、会诊的绿色通道,增强了健康服务的主动性。三是“第一村医讲堂”为基层医疗造血。“第一村医”定期为乡村医生及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轮流安排部分“第一村医”每周乡镇卫生院坐诊一天,并查房带教,由看病“输血”升级为授业“造血”。四是“流动医院”为贫困群众提供健康保障。整合“第一村医”多学科、多专业优势,打造群众身边的高端“流动医院”。一支支“第一村医”组成的联合医疗团队在农村义诊、巡诊、健康宣教、签约医疗服务构成了群众身边的高端“流动医院”,大大便利了贫困群众的就医需求。

(六)政策保障让“第一村医”安心工作。“第一村医”任职期间,原单位的各种待遇不变,不影响正常的职务晋升和调资;每月给予固定生活补助500元,报销往返路费720元,并在帮扶期间为“第一村医”提供5000元办公经费;建立健全“第一村医”工作档案,全面反映其在村期间工作情况,帮扶期满完成预定工作目标,经考核表现优秀者,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方面给予优先推荐和聘用;2019年,淄博市委、市政府将“第一村医带动医疗强基”纳入社会经济发展10个率先突破考核指标;申请财政支持,2019年市财政批复预算120万元。

四、工作启示

“第一村医”工作模式,解决了群众看病不方便、不及时、不彻底的问题,提高了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第一村医”工作实现了“三个推进”:一是推进了村级卫生室发展,加大了基层人才培养力度。二是推进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解决了医疗资源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三是推进了健康扶贫政策发展,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进程。

利用行政手段把优质医疗资源集合起来再沉到基层去的尝试是解决目前医疗资源不均衡、不充分的非常直接、有效的办法。 通过“第一村医”这辆“民生直通车”, 把党对群众健康的关心送到了基层、送到了群众身边,是实现乡村振兴、健康扶贫和医疗强基的实践范例。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