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作顺:一颗小桔梗做活脱贫攻坚大产业
有这样一个人,18年初心不改,上项目、办公司,带领百姓治水修路、艰苦创业;有这样一个人,18年痴心一片,有担当、愿奉献,带领贫困群众攻坚克难、脱贫致富,他就是沂源鹏旭商贸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南鲁山镇桔梗加工协会的会长、璞邱一村的村委会主任——陈作顺。
桔梗又称“小人参”,南鲁山镇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规模种植,可以入药,也可以食用,浑身是宝。2000年,陈作顺把商机瞄准了这样一颗不起眼的小植物,经过再三考察,他利用家中的闲置庭院开始了自己的桔梗粗加工。刚开始,人手不够,陈作顺招兵买马,跑市场做销售,一人分饰几角,几个月下来,他瘦了十来斤,却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5万元。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一起富才算真的富。2006年,尝到桔梗加工甜头的陈作顺,盘算着扩大桔梗加工点的规模,带领更多的群众赚钱致富。于是,他在附近几个村办理了4个桔梗加工代理点,招聘工人200余人,产量达到600余吨,带动群众月均增收600余元,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2013年,随着桔梗加工点规模的不断扩大,陈作顺认识到做好品牌才是王道。他注册资金80万元,成立了沂源鹏旭商贸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桔梗深加工,销往东北、韩国等地,年销售桔梗2000余吨,在南鲁山、悦庄、鲁村设立了16个加工点,年产量3000吨,产值3000万元,共有职工696人,贫困户平均月工资收入800元左右,一度成为沂源品牌桔梗生产的领航者。
2018年1月,陈作顺被群众推选为璞邱一村村委会主任,组织召开会议、走访听取民情,先是争取上级资金20余万元,实施户户通项目,修建村内道路1200余米。投资10万元,新上照明路灯70多盏。同时,他自掏腰包帮扶70周岁以上老人100余人,发放价值2万余元面粉等慰问品。为了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他动员村里的贫困群众优先到厂里打工,共招收贫困户270人,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路通了,灯亮了,老百姓的心里也亮堂了。
2018年5月,南鲁山镇党委政府结合脱贫攻坚事业,推行“产业协会+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小微扶贫站”扶贫模式,通过拉长桔梗加工产业链条,帮助老年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陈作顺审时度势,主动接下了成立沂源桔梗产业协会的担子。他认识到单打独斗没有市场竞争力,只有桔梗加工企业抱团发展,扩大规模才能让南鲁山镇的桔梗加工产品更具有品牌价值。
刚开始,龙头企业并不买账,大家认为做好自己的企业就行了,加入协会会束缚企业的发展。为了动员企业老板,陈作顺说尽了好话,磨破了嘴皮子,把抱团发展的好处一条条说给大家庭。终于打消了大家的顾虑,争取到30家企业的支持,成立了沂源桔梗产业协会,并被推选为协会会长,研究制定了工作章程、奖补办法。由镇政府统筹协调县镇扶贫资金,对协会内各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小微扶贫站根据贫困户脱贫贡献,分别给予100—200元奖补资金,增强了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了企业、贫困户的互利共赢。
有了政府和协会的支持,陈作顺等人又积极争取上级扶贫资金,在北流水村、璞邱五村、车场村等桔梗加工企业多、贫困户集中的区域,打造提升了了5个扶贫车间,利用扶贫车间规范生产、扩大规模,优先吸纳贫困户务工,每带动1个贫困户脱贫,政府奖补企业1000元。2017年以来,共发放奖补资金45万元,496名进车间务工的贫困户人均月收入达到800元以上。
陈作顺根据南鲁山镇党委、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小微扶贫站建设,每个扶贫站利用村内闲置农房、简易仓库、庭院闲场,就近吸纳20名以上贫困户进站务工,上到80多岁贫困老人和贫困残疾人,都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同时,针对在家照顾老人、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各站点安排专人,上门收发原料、半成品,确保了贫困户足不出户、稳定增收。目前,全镇发展小微扶贫站60个,覆盖39个村,就近吸纳1700多贫困户进站务工,其中60周岁以上贫困老人达到1360人,实现月均增收600元以上,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尤其是贫困老人收入低、易返贫的问题,巩固提升了脱贫工作成效,成为当地贫困群众持续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
就这样,一颗小桔梗成就了脱贫攻坚的大产业,带动千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他用创业创新的精神诠释了一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用求真务实的态度证明了一个协会会长的使命,完成了从一名企业家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带头人的华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