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言·建党100年 齐鲁问初心丨胜利油田:“我为祖国献石油”背后的那些“铁人”
天不怕地不怕
风雪雷电任随它
我为祖国献石油
哪里有石油
哪里就是我的家
……
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石油大会战时期,铿锵有力的歌声凝聚着当年石油人的创业和奉献精神。从1961年打出第一口产油井,60年来,胜利油田人坚定“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壮志,60年来,胜利油田人坚定“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壮志,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伟大事业中接续奉献力量。
5月20日,大众日报推出“宣言·建党100年 齐鲁问初心”专题报道,追忆胜利油田峥嵘岁月,记录“我为祖国献石油”背后的那些“铁人”故事。
红色微党课
1961年4月16日,位于山东北部东营村附近的华八井试油获得日产原油8.1吨,首次在华北平原获得工业价值油流。华八井的出油就像华北平原的一声春雷,粉碎了“中国华北无油论”,标志着胜利油田的发现,也宣告渤海湾油区的诞生。
1964年1月,中央决定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石油工业部迅速从大庆、玉门、青海、新疆、四川等地调集会战队伍,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石油大会战就此展开。1965年1月31日,位于胜利村的坨11井试油放喷,日产原油1134吨,成为全国第一口千吨井。
60年来,胜利油田人坚定“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壮志,共发现油气田81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5.87亿吨,累计生产原油12.5亿吨,占我国同期陆上原油产量五分之一,累计实现收入2.39万亿元、利税1.03万亿元。
一代又一代“胜利人”牢记初心使命,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伟大事业中奉献力量
“献石油”矢志不移 向百年接续奋斗
记者 徐永国 贾瑞君 通讯员 于佳 刘琦 张宁
阳春时节,60位年逾花甲的“老石油”来到东营市华八井纪念碑广场上,纵情唱响《少年》,追忆峥嵘岁月,憧憬百年油田。在他们身后,一座11.94米高的华八井纪念碑,在蓝天和鲜花的衬托下静静矗立。
1961年4月16日,石油工作者在三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平原打出第一口产油井——华八井,胜利油田从此被发现。为纪念胜利油田发现30周年,1991年4月16日,华八井纪念碑正式落成。
作为胜利油田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华八井纪念碑象征着那段战天斗地、拼搏奉献的艰苦岁月,成为弘扬石油石化优良传统的教育基地,指引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牢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使命,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伟大事业中奉献力量。
图为胜利海上油田。
“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
几十年过去了,那股直冲云霄的强烈油气流和震耳欲聋的咆哮声,依然让71岁的退休职工毕国强无法忘记。
“参加工作以来,从来没有见过那种场面。”4月14日,在中石化胜利油田油气井下作业中心举办的“讲党史、忆传统、强作风、促发展”报告会上,毕国强作为亲历者被邀请到现场,为年轻员工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尽管岁月把青丝熬成了白发,却没有褪去老人身上石油人的壮志豪情。
事情发生在1983年4月29日,原胜采指挥部所属的永安油田区块永69-1井作业施工时,发生井喷事故。
一时间,100多个大气压的油气流夹裹着泥沙,好像受了惊的猛虎咆哮着从地下窜出。井筒内,连接在一起的长约250米的32根抽油杆,像离弦的箭一样腾空而起直刺蓝天,随后又像面条般地盘旋着甩到地面。
这口井属于原胜采指挥部作业二大队管辖,当时二大队的队长是毕国强。
“六七里地外就看到浓浓雾气,油气流喷了十几米高,声音大得刺耳。”此前尽管小井喷也处理过一些,但像这样的场景,毕国强还是头一回遇上。
井喷是油田井下作业施工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一旦发生,会造成油气资源破坏、设备损毁、环境污染,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抢喷犹如置身枪林弹雨,对工作多年的毕国强来说,他深知其中的危险:天然气中毒窒息、被可能引发的火势烧伤、被高压喷射的气流打中……
没有犹豫,他第一个在报名表上签下了名字。“我是队长,又是党员,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
他把妻子和女儿打发回老家,又把家里的钥匙和写好的老家通信地址交给邻居,嘱咐他们如果自己回不来,就给家里的父母发个电报。
抢险人员冲进齐腰深的泥浆中,立刻变成了泥人。井口巨大的气浪,把抢险平台顶得猛烈晃动,凶猛的泥沙铺天盖地打到身上火辣辣地疼,人们眼睛看不清楚,鼻子无法呼吸,只能死死抓住平台围栏,把设备艰难地安装到井口上。
按照计划,每个小组上去几分钟就要撤下来,可是看着没有完成的工作,大家执意不肯撤。考虑到安全问题,指挥部领导不得不让身边的同事硬把他们拽回来。
经过舍生忘死的较量,最终永69-1井被制服。再次回忆起那个场景,当时的抢险小组成员、党员焦力华说,他们也害怕过、担心过,但是看到现场的情况,作为一名石油人,谁都会冲上去。“危险就摆在那里,如果你不去我不去,谁去?如果党员不冲在前面,让谁冲?”
1983年4月,永69-1井发生井喷事故,胜利油田员工舍生忘死战井喷。
女子作业队往事
2021年恰逢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今年春天胜利油田各井场春意格外浓烈。在位于胜坨油田的现代化作业井场,胜利油田第一支女子作业队的多名老党员来到这里参观。看到作业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们感慨万千。
20世纪70年代的黄河三角洲盐碱滩上,一群女子承受着男子都难以承受的劳动强度,为祖国石油事业和胜利油田发展贡献青春,这就是胜利油田女子作业队、女子钻井队和女子采油队。
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国家的需要。1975年9月1日,胜利油田第一支女子作业队成立,成立之初82名女职工,平均年龄不足20岁。
“冬天一身冰,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平时一身油”。与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相比,更无法想象的是,面对50多公斤重的吊卡、100多公斤的油管这些比她们体重还重的“硬家伙”,年轻的姑娘们如何将它们扛起?
有一次,队员们在作业8队东风一号站实习,一口井突然发生井喷,巨大的轰鸣声把队员们吓得掉头就跑,还有几个缩在沟里,连头也不敢抬。
有的队员晚上熬不住,悄悄溜回值班房呼呼睡起大觉;有的爬井架,爬到一半,吓得哇哇大哭;还有的分来没几天,就想请假回家,不让回就在屋里不出来。
思想不到位,工作没法干。队上请来老红军讲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学大庆、学解放军,还带领队员去淄博洪山煤矿体验生活。
经历了心灵的洗礼,决心书、请战书雪花般飞进队部。
为了增强体能,她们提着20公斤重的吊卡练臂力,抡起管钳呼呼生风,肌肉疼得成宿睡不好觉。
冰天雪地里,水井作业时男工因为身高臂长,起下油管时身体可以离开井口,姑娘们却要靠近井口。油管带上来的水洒满钻台和身上,风一吹就结冰,身上刺骨地疼,麻木地僵硬。雨天,送油管的卡车进不了泥泞的井场,只好把油管放在远离井场的路边,一根油管重100公斤,就连旁边作业队的男工扛起来都费劲,姑娘们硬是两人一根,咬着牙扛起来就走。
4年间,女子作业队共作业修井172口、875层次,年年超额完成年度生产任务,完成的工作量远超当时的男子作业队。
十七八岁是花季的年龄,也是爱美的年龄。繁重的体力劳动后,大家会凑在一起偷偷用烧黑的火柴棒描眉,找来大红纸涂在嘴唇上。因为害怕挨训,不敢让指导员看到。但是不管抹得有多红,只要上了井场再下来,就只剩下一个颜色——黑。
为了不影响作业,她们含着眼泪把洗不出来的长辫子剪掉,洗衣粉成盒地倒进盆里,也洗不掉身上的油。刺鼻的汽油经热气一蒸,气味格外浓烈,熏得人呕吐不止。
有人说她们傻,年纪轻轻去干大老爷们儿干的活。在“讲党史、忆传统、强作风、促发展”报告会上,女子作业队指导员陈淑芹被邀请到现场,她动情地说道:“就算我们再傻,比比为新中国牺牲的先烈,比比为祖国强盛而默默奉献的科学家、国防人、航天人,比比‘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老一辈石油人,我们这点付出又算得了啥?”
1979年8月,女子作业队结束了历史使命,姑娘们也各自走上新的岗位。后来有的成长为女工带头人,有的成长为岗位能手。陈淑芹说,那段经历给她们留下的不光是情怀,还有肯吃苦、不服输的精神。
1978年,河口会战初期古潜山打出千吨井,义和庄义古61井喜获高产油流。
接续奋斗向百年
4月16日,胜利油田胜利宾馆会议室,“弘扬石油精神 从胜利走向胜利”座谈会举行,邀请三位“老石油”讲述油田开发建设的艰难岁月,还邀请三位青年代表畅谈对油田发展的认识和体会,上百人在现场聆听。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首席专家秦宁说,当面聆听前辈讲述在华八井奋斗的亲身经历,深切感受老一辈石油人听党话跟党走、“为祖国找油为民族争气”的爱国情怀,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承好石油精神、推动创新发展责无旁贷。
“如今,这份事业交到我们手中,‘建设领先企业、打造百年胜利’的宏伟愿景,需要一代又一代石油人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临盘采油厂工人上官德安说。
正在河口采油厂管理十区见习的大学生张博,也对胜利油田的未来充满憧憬。“从一片荒原变成一座城市,成为行业领先的现代化企业,我相信,只要好好工作,事业上一定大有可为。”
华八井的那块油砂,催生了胜利油田,也指引着一代又一代胜利人秉承着“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在黄河三角洲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建起一座美丽的石油城。
近年来,胜利人不断解放思想,依靠科技相继发现孤东、埕岛等23个油气田,奠定了油田持续高效勘探的基础,实现了油田产量的高速增长;管理上敢闯敢试敢争先,开展“三转三创”主题活动,强化价值引领,推动一切工作向价值创造聚焦;持续优化人力资源,加大社会化创效力度,建立“1+2+2”绩效考核体系,鼓励员工向创效岗位流动,让每一名员工都能体现价值创造,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胜利油田发现60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胜利油田党委编制了《百年胜利战略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高质量发展、建成领先企业、打造百年胜利“三步走”的战略规划部署,续写“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胜利篇章。
油气井下作业中心胜采作业区党委书记韩志辉,2006年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作业工。“说实话,第一天看到那个环境,确实有点接受不了。不过既然我来到了这里,我就要履行好石油人应该履行的职责。”
“时代不同了,环境变好了,为国奉献的根本不变;环境好了,现代化设备到位了,就需要重新定位。在新时代的胜利油田,作业工已经不能只满足于把井修好,而是要想办法让躺井率越来越低、免修期越来越长,为祖国贡献出更多的石油。”韩志辉说。
石油大会战初期,会战大军靠着人拉肩扛,建设起一个大油田。
记者手记·不变的信仰
记者 徐永国
怀揣报国志向,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高亢旋律中,一群石油人在“山东的北大荒”建起了我国第二大油田。很难想象,没有坚定的信仰,他们会在贫瘠与荒凉中坚守下来。
记者无缘20世纪60年代的华北石油勘探会战、70年代的孤岛会战、80年代的孤东会战,却有幸见证了他们从陆地走向海洋、从东部走向西部、从国内走向国外的三大跨越。
与他们朝夕相处的30年里,追随他们的足迹,见证了他们战海潮,记录了他们的新发现,与他们一起为油而战,一起闻油而喜,为祖国献石油的基因,早已融入他们的血脉,也写在了他们脸上。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石油工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信仰。
很难想象,没有了石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对石油的极度渴望,到经济高速发展下对国外原油的高度依赖,胜利人肩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始终如一。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蜡烛,也是石油人的写照。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在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胜利油田正在信心百倍地朝着“百年胜利”的目标阔步前进。
老中青三代话感悟
@顾心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如果不是选择了跟党走,如果不是选择了留在胜利油田,我又会过一种怎样的人生呢?可能会有技术、金钱,但是无法体会到共产党员这一称号的分量有多重,无法体会到石油工人的形象有多崇高,无法体会到用科技成果报效祖国是多么快乐。我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加入了石油工业的建设。这一辈子,我没有白过。
@冯新勇 中石化集团公司技能大师
石油精神这种力量接续,是鼓励一代又一代石油人担当作为、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我愿意做一名探索者和实践者,把自身技能融入生产技术中,最大限度为油田创造效益;我愿意做一名播种者,把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更多年轻人,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为油田多作贡献,把石油精神传承下去,他们是油田的未来和希望。
@秦宁 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副总工程师、物探研究院首席专家
60年,我们从创业走向创新。每一次勘探技术的进步,都促进了储量的持续发现。创新,已经成为流淌在胜利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展望未来,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手握前辈们的接力棒,必将把勘探事业作为永恒的追求,不负韶华,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勘探实践中,为打造百年胜利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