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故事⑤丨“党有富民政策,咱有富民职责”

齐点淄博 2021-07-12 21:12:36 阅读量:

2021-07-12 21:12:36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光荣在党50年”优秀老党员们的不懈追求。他们不惧困难、敢闯敢干,是小康路上的“领头雁”,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把大伙儿领上富路

  “党有富民政策,咱有富民职责,不把大伙儿领上富路,理亏。”这是济南市章丘区宁家埠街道向高村原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耿广荣经常说的一句话。

  1946年出生的耿广荣,25岁入党,担任向高村党组织书记34年。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艰苦创业,从村办铜铝铸造厂开始,确立了“发展村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的思路,先后建成了铸造厂、油泵厂、面粉厂、花灯厂四处企业,组建了山东向高集团公司,做大做强了集体经济,打响了“铜铝铸造之乡”的金字招牌。在坚持工业强村不动摇的同时,向高村先后投资500余万元购买了多台大型农业机械,安装了固定式喷灌设备,建立了农业综合服务站,实现了全村统一耕、播、收、售,稳定了农业生产。

  集体经济的发展,为改善村民生活奠定了基础。在耿广荣带领下,向高村投入1亿多元进行旧村改造,盖起了10幢公寓楼、260幢小康楼,建设了幼儿园、学校、街心公园、休闲广场、农民文化大院、小康书屋、音乐室等,大街小巷全部硬化,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村里80%的劳动力在村办企业上班,老人安享晚年。

  全村人的“红管家”

  85岁的宋泽庆有59年党龄,在利津县北宋镇前林村干了66年文书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村庄发展出力,为村民服务尽心,为村里的大事小情操心,成为全村人口中的“红管家”。

  在前林村出生、长大、工作,宋泽庆经历了村里的大事小情。村里六次人口普查,他参与过五次,全村的人口户数、土地面积、党员情况等记得很清楚,数据张口就来。

  他善于用手中的笔记录前林村的发展变化。创造了“一户一档”法,把每家每户档案装订成册、统一编号,方便查找;村里的会议记录、大小账目、各种表格,记录得清楚明白;从1998年开始,每天坚持记工作笔记,50多本记录放满了十几个柜子。这些记录,记下了前林村的历史,也记下了每家每户的家庭变迁,是前林村发展变化的微缩样本。

  给水渠系上“水铃铛”

  郭中福出生于1930年,有71年党龄。1957年,曾任毛主席警卫员的郭中福结束了9年军旅生涯,光荣复员回到家乡临朐县瓮节村。

  “红旗渠,万米长,腰里系着水铃铛……”这首歌谣唱的便是临朐“红旗渠”。回到瓮节村的郭中福主动响应县委号召,协助修建水渠,他自学工程知识,细致观察测绘,优化水渠路线数十次,他提出的“水窖蓄水法”成为当时水渠修建的创新之举,被当地村民形象地称为“水铃铛”。从嵩山水库修建到太河水库会战,总会出现他的身影。

  郭中福常说:“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全心全意为乡村建设服务,为群众服务。”上世纪70年代末,任大队长的郭中福,提出了迁出“穷山窝”搬到省道旁的迁村计划,并用12年时间完成。有了便捷的交通,瓮节村开始种植佛手瓜、蜜桃、柿子、桔梗、黄芩、丹参等经济作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村庄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敢闯敢干的“沂蒙老支书”

  “我一定要摘掉东朱团村的穷帽子,为咱老百姓铺一条致富路!”今年85岁的朱崇敏,有65年党龄,担任临沂市河东区相公街道东朱团村党支部书记26年。

  1963年,他推行稻改,实行选种、育苗、技术、管理、销售“五统一”,亩产达700多斤,一举解决了村民吃不饱饭的问题;他提出“划地之前先平地”,带领村民推着小推车把长长的轱辘沟用土填平。随着稻改和整地的成功,他又搞起了小麦种植实验,自创了小麦免耕苫播新技术,实现了小麦生产大丰收。他专门跑去浙江学习红麻种植技术,回来后手把手教大家,当年秋天红麻大丰收,实现了多种经营与粮食生产良性循环双丰收。1973年,他到沂源参观桑蚕生产,回来后便召开党员会推广桑蚕养殖技术,短短一年时间,就把桑园扩大到230亩。

  改革开放后,朱崇敏先去江苏考察,回来就在大队办了一个眼镜厂,各生产队在他的带领下,翻砂厂、预制厂、烧纸厂、油坊、塑料厂等17个生产项目逐一落地,工副业红火了起来。

  为党的事业发光发热

  东明县长兴集乡陈庄村党支部委员郭济轩,共和国同龄人,有50年党龄。

  郭济轩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带领群众建食用菌种植大棚,发展中草药种植,推动党支部领办“东明县新时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经济林示范园等项目。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陈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减少。

  2003年黄河抗洪救灾期间,54岁的郭济轩奔赴受灾一线,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在危险的大堤上防汛抢险,运送救援物资,紧急转移安置群众,并主动要求参加最危险的爆破排险工作,和其他党员一起在抢险救灾一线筑起牢不可摧的“红色堡垒”。2020年疫情期间,古稀之年的郭济轩坚持每天到村口设卡处值守,登记出入车辆、人员信息,测量体温,向过往的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