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整版报道: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2021年11月4日,《人民日报》第6版整版聚焦沂蒙精神进行报道,以下为报道全文:
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山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行走在巍巍蒙山、滔滔沂水间,仿佛一草一木都在深情吟唱着动人的旋律,诉说着这片红色土地上军民同心、鱼水情深的故事。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总书记强调,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用鲜血和生命守护人民的家园
“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2013年11月25日,在山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参观沂蒙精神展,听取沂蒙地区革命战争历史介绍,并会见了当地先进模范和当年支前模范后代代表。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里松柏掩映,庄严肃穆。镌刻着62576名烈士英名的石碑,瞬间把参观者带进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
1938年,沂蒙人民遭受日寇铁蹄蹂躏的危难时刻,党中央一声令下,“派兵去山东”,八路军115师挺进鲁南,创建了沂蒙革命根据地,用鲜血和生命守护人民的家园。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中,蒙山沂水间发生过大小战斗两万余次。
根据地创建后,“一切为了人民”成为政治实践。抗战期间,我们党带领人民艰苦卓绝抗击侵略者;解放战争期间,我们党带领老区人民翻身得解放。
反对高傲轻视群众的态度;反对对群众漠不关心的态度;不打骂老百姓,当自己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样看待;尊重民情风俗;不能埋怨群众落后,要多从自身找原因;不许对民众态度蛮横,凡事要商量、要讲理……爱民之情,以大白话的形式写进了根据地制定的各项政策中。
政治上实行民主选举,建立第一个党领导下的省人民政府,颁布党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人权保障条例;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让“耕者有其田”;军事上“为群众当兵、为群众打仗”;文化上开展扫盲运动、倡导妇女解放;纪律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作风上“挖野菜也要远离村庄”、开展“满缸净院”运动……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让沂蒙人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益。
朱村至今还保留着一个习俗,每年农历除夕的第一碗饺子祭英烈——1944年农历除夕,有24名八路军战士,为救援保护朱村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英雄的故事不胜枚举,在蒙山沂水间代代相传。40多名战士在支援渊子崖自卫战中壮烈牺牲,党的干部武善桐为救村民把日寇引到村外抱敌跳崖,“何万祥连”30多名战士为解救千名群众战死沙场……带有红军基因的“老四团”有一条团规:不管什么情况下,只要群众遭劫遇难有危险,都必须立即去解救。
“在沂蒙革命根据地,党的干部坚定不移地组织、武装、依靠群众,誓死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样的党、这样的军队迅速赢得了民心,也厚植了自我发展壮大的政治基础。”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海英表示,沂蒙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价值追求。
“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在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坐落着一座以纪念支前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展区内,抚养86个将帅子女和烈士遗孤、自己孙子却饿死了4个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用乳汁救护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组织乡亲们烙煎饼、送弹药、救伤员的“沂蒙六姐妹”,带领姐妹跳进冰凉的河水中扛门板架“人桥”的妇救会会长李桂芳……一个个催人泪下、感天动地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党与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深刻内涵。
数据显示:全民族抗战期间,沂蒙老区15.5万余名妇女先后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志士,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工作,共救助伤员1.9万余人。
“最后一粒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是当时沂蒙人民踊跃参军支前的生动写照。从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沂蒙人民就全力支前、全面支前、全程支前,军民团结一起抗战。革命战争年代,根据地420万人口中,有120多万拥军支前,20多万参军参战,10万多名烈士英勇牺牲,“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是真实的写照。
全民族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沂蒙人民积极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据记载:沂南县后交良村朱富胜带领村民一个夏天就开荒40多亩,一季多打粮食6000多斤;大山前村郑信带领45人半年开荒80多亩,把多打的粮食支援部队。
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解放战争胜利,沂蒙人民做军鞋315.13万双,做军衣121.68万件,碾米磨面11715.9万斤,救护伤员5.9万人。据不完全统计,整个解放战争中,山东出动支前民工、民兵1106多万人次、大小推车100多万辆,担架43.5万副……
在沂蒙根据地长期战斗过的陈毅同志深情地回忆:“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百姓从牺牲的一个个共产党员、革命战士身上,明白了共产党、八路军、解放军是为穷人打仗的,这才铁了心跟着党走。”沂蒙干部学院教授庄纪旭说,沂蒙人民用血肉之躯为新中国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党说啥咱听啥,党让干啥就干啥!”
“党说啥咱听啥,党让干啥咱干啥!”在“沂蒙六姐妹”的家乡——蒙阴县野店镇,牛庆花这位普通的沂蒙妇女,一直秉承着“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不能再这样穷下去了,自己脸上无光,还扯了国家的后腿。”2015年底,牛庆花在村里举办的培训班上学会了电商卖货,开了一家名叫“孟良崮果园”的网店。几年下来,网店累计销售农产品上千万元,带动了周边上百户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从跟着共产党翻身得解放,到响应号召为实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而共同奋斗,沂蒙人民紧紧跟党坚定前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从曾经的“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土货不出”,到如今的市场名城、物流之都,临沂已拥有专业批发市场123个、物流园区23处、物流线路2000多条,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通达全国所有港口和口岸。近3年来,直播电商在临沂得到爆发式增长,临沂商城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短视频直播电商基地。
位于临沂市兰山街道的李庄,有着“中国物流第一社区”的美誉。2002年,在企业任职的赵玉玺回到李庄担任党支部书记。10多年时间里,赵玉玺和村民一起把曾被人瞧不起的“小李庄”变成了固定资产12亿元、年产值数亿元的集体经济标杆。
“沂蒙精神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奋斗和奉献,敢于争先!”赵玉玺把沂蒙精神融入了企业发展,“我们的企业文化深深植根于沂蒙精神,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集团党建,都不断汲取着红色精神的养分。”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沂蒙精神是临沂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在民族苦难中、战火纷飞中、顽强奋斗中凝聚的沂蒙精神,正激励着八百里蒙山沂水儿女在新时代继承优良传统、传承红色精神,干出一番新天地。
临沂市委书记王安德表示,作为沂蒙老区的党员干部,传承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十四五’期间,临沂将以更大的改革创新力度推动民生跨越,让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朱村的日子红火起来
沂蒙山区腹地,沂河水畔,山东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越来越热闹了。一拨又一拨游客来到这里,听红色故事,悟革命传统,品特色文化。自今年9月29日旅游区开放以来,每天到朱村旅游研学的游客达1000多人。
一个小小村落,为何火起来了?
“朱是红色,朱村更是名副其实的‘红’村。”在朱村钢八连纪念馆,71岁的名誉馆长、义务讲解员王经臣,向游客讲述朱村的红色故事——
1939年,临沭县最早的党支部在朱村成立。1944年1月24日除夕,500多名日伪军向朱村发动了突然袭击。“枪声就是命令。”驻扎在附近的八路军115师老四团八连听到枪声后,立即赶来营救朱村百姓,有24名官兵牺牲在这里。战后,山东军区正式命名八连为“钢八连”。
70多年来,朱村人从未忘记为他们牺牲的英烈。2012年,朱村村民自发捐款建成了钢八连纪念馆、朱村档案馆等场所。
临沭县围绕传承红色文化这条主线,致力于将朱村打造成为“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示范村、沂蒙精神红色基因代代传的示范村、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示范村、山东传统村落保护的示范村。
这些年,朱村的变化翻天覆地。建起朱村大桥,开通滨河大道,水泥大道户户通……从偏居一隅变得四通八达。
去年,总投资5.2亿元的朱村改造提升项目启动建设,今年9月底,一期工程正式开放。如今,沂蒙支前馆、导沭整沂馆、朱村村史档案馆、沂蒙民俗文化展馆等场馆成为游客打卡地。
硬件提升了,人气旺了,朱村人也开始回流。原本在外打工的吴绍青看好村里的发展前景,回村承包50多亩土地,发展蔬菜大棚,种植芹菜、辣椒等,不仅自己走上了富裕路,而且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朱村党支部领办的珍珠苑种植专业合作社,完成葡萄、香菇特色农产品的绿色认证,注册“珠村”“七岌山”商标,打造了“朱村味道”电商品牌,为村民增加500多个就业岗位,年产值240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
“2020年,朱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万元,是2013年的1.7倍。越来越多年轻人有了返乡创业的舞台,朱村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笑着说。
红嫂家风代代相传
70岁的于爱梅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百岁红嫂”张淑贞的女儿。2004年从教师岗位退休后,于爱梅将全部精力投入弘扬和践行沂蒙精神上。10多年来,她担任沂蒙红嫂纪念馆义务讲解员,并奔赴全国各地巡讲,累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3000多场。
“我是从小听着长辈们讲八路军的故事长大的。咱也得让下一代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得继续听党话、跟党走。”在红嫂纪念馆接受记者采访时,于爱梅动情地说。
1939年,徐向前、朱瑞率领的八路军第1纵队进入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随同部队一起来的还有一批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子女和一些革命烈士子女。这些孩子中大的七八岁,最小的还不到3天。王换于领着家人一起建立起战地托儿所。看到烈士的孩子没奶吃,瘦弱不堪,她便让正在哺乳期的两个儿媳妇当起了孩子们的奶娘。从1939年到1945年,王换于先后收养的42名八路军子女全部健康成长。
“当时,俺娘俺婶她们在抚养自己孩子的同时还要照顾这些孩子,奶水不够吃。但奶奶说,这些孩子有些是烈士的后代,让咱的孩子在家吃粗的,把奶给这些孩子喝吧,咱可不能让烈士断了根。为此,俺奶奶有4个孙子先后夭折……”老一辈的故事于爱梅讲了太多遍,然而再一次说起,眼泪还是忍不住湿了眼眶。
听奶奶和母亲讲述过去抚养革命后代、救治伤员的细节,目睹当年被抚养照料的革命后代归来认亲,见证了母亲临终前紧握党员徽章、叮嘱家人把自己的3600元老党员补助作为党费交给组织……回首往事,于爱梅感慨万千,“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百姓目睹了无数共产党人为了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正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老百姓才坚定跟着共产党走。”
2016年,于爱梅发起成立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此后又组建了沂蒙精神宣讲团,开展“沂蒙红嫂事迹报告会暨家风传承公益讲座百校行”活动。如今,于爱梅的女儿、外孙女也主动加入宣讲传承沂蒙精神的队伍,这让于爱梅感到很欣慰。“我相信,爱党拥军的家风一定会一代接一代传承下去。”于爱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