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齐点淄博 2021-11-29 15:23:37 阅读量: 来源:旗帜

2021-11-29 15:23:37

   【摘 要】坚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实践的肯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普遍性、不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坚定引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担当。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实践要求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百年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创立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确立理论自信的历史。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还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就必须坚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坚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重要意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实践的理论结晶,坚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就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党的百年历史和理论都充分证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不断取得胜利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用其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实现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保证。新的征程上,我们不仅承担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任务,也肩负着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神圣使命,这二者都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形态,他最彻底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最能代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最伟大的实践。他还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构建了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形态,使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必须坚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坚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就是对中国实践的肯定。中国实践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等重大实践,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而且,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和理论辩证法中,对实践的全面深刻理解既要从实践活动本身出发,看实践所取得的实际成效,也要从实践“趋向思想”产生的理论出发,看其所结晶的理论情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实践的产物,是在中国实践中产生的,是对中国实践的客观反映,坚定对其理论的自信就是对中国实践的肯定与自信。

  坚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就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行百里者半九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必然要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也更加需要理论上的指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实践的理论升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使人们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更加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加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本质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新境界,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可靠的理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可以理解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自信。

  坚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实践要求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面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铸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根基。

  深刻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普遍性。实践是具体的,而理论则具有普遍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实践中产生的,著作权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但其作为理论的本质特性也决定了其价值的普遍性。这不仅是因为在创立过程中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了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因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受着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实践检验,使其超越了具体实践经验的限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人民性、终极追求的人类性、重要问题的共同性、基本方法的科学性等,都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现了自身理论普遍性的本质。

  不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理论在实践中产生,也必然在无止境发展的实践中发展,体现着理论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实践发展无止境,也必然要求理论创新无止境,体现着理论创新的实践必要性,在实践中不断实现自身创新是理论的生命之源。在中国不断发展变化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之后最具实践价值和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不仅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奠定了成功的实践基础,开辟了新的伟大实践,也充分证明了理论创新对于坚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重要意义。

  坚定引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担当。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的发展中发展,发展既是其重要的理论品性,也是其始终保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总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谱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发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不同历史时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功的中国实践及其理论发展,使引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使命毫无疑义地落在了中国人民肩上,中国人民最有资格、最有条件、最有能力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最应该、最有责任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人民也决不会辜负马克思主义,必然在引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担当中,更加坚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教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