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协同发力,推动山东经济行稳致远
2021年,山东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经济运行持续平稳向好,发展动能实现新跨越,高质量发展正迈上行稳致远的轨道,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规模迈上一个新台阶,首次突破8万亿大关,达到8.3万亿元,同比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5.9%,分别好于全国0.2个和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好于预期,为稳定全国宏观经济大盘作出了积极贡献。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全省经济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多项指标取得了超预期的成就。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一方面,外部冲击前所未有,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任务异常繁重,贸易保护、疫情冲击持续影响,大宗商品涨价、极端汛情、芯片短缺、海运运费高涨、能源供应紧张等多因素冲击叠加。另一方面,这一成绩是在上年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取得的。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好于全国1.3个百分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经济大省来说,更显难能可贵。
支撑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来自哪里?
从需求侧衡量,就是“三驾马车”。2021年,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需求的协同拉动效应更加突出,需求升级态势明显,无论累计增速还是两年平均增速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山东发展的潜力和动力都在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稳定恢复,比上年增长6%,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增长13.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四新”经济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51.2%,带动实体经济更加稳固。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享受型、智能化商品零售额保持2位数增长,居民消费从传统型、物质型加快向服务型、现代型转变。外贸进出口数据更为抢眼,完成进出口2.93万亿元,连续6年创新高,在前6大主要外贸省市中居于首位;出口结构明显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增长35.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40.8%。
从供给侧衡量,就是“三次产业”。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100亿斤大关,是全国5个增产10亿斤以上的省份之一,居全国第三位,连续8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出了山东贡献。工业转型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强力突破,数字赋能加力提速,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3187.2亿元,比上年增长7.2%;新兴产业持续壮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5%,两年平均增长14.1%;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十强”产业增加值保持了快速增长,为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服务业运行稳健,新兴服务业增势良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9.5%;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更多服务业场景加速融合,助力商品消费提档升级和服务消费提质扩容。
以上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把脉定向、领航掌舵,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为全省提供了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创造性贯彻落实,坚持工作理念创新,提出了“六个一”发展思路和“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切实提高了驾驭工作全局的能力;坚持系统观念,把政策集成有效供给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先后推出4批兼具精准性和集成性的政策包,这些系列政策协同发力、叠加释放利好,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稳定了市场预期;坚持突出重点,立足充分发挥九大比较优势,明确了“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局面;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的作风,确保了省委决策部署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结果导向,提出了“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努力方向,营造了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激发了全省上下育新机、开新局的精气神。
展望2022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召开,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见实效的关键一年。积极应对国内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新年伊始,省里出台了《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聚焦宏观、微观、结构、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区域发展和社会等七个方面,继续加大政策供给,强化政策协同发力,不断完善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谋划实施的扩需求“十大行动”,是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持续取得新进展的有效途径,是确保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的系统工程。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开拓创新,“三个走在前”必定迈出坚实步伐,经济将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为稳定全国经济大局作出山东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闪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