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收治近千患者
4月8日上午,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正式整建制接管龙耀路方舱医院。截至8日晚上6点,已收治983名患者。其中,7日晚两个班次收治患者471名,接近舱内患者总数的一半。
“可以说是全程处于一个忙碌的状态。”来自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队员王芳,是7日晚上6点至12点的班次,该班次收治了100名患者。
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二病区护士长孔荣华说,忙碌源于多个第一次:第一次收治患者上百、第一次使用当地信息系统录入患者信息、第一次为舱内患者核酸采样。
“我们这个班次的队员是首次进舱,进舱不到半个小时就开始收治患者。”孔荣华迅速将队员分工:1楼由1名医生3名护士负责预检分诊,分配床位后在患者上臂贴上床号,让他们到3楼西区登记入舱;2名精通电脑的护士组成信息组,快速掌握当地医疗信息系统使用方法;4名善于沟通的护士帮着将要入舱的患者扫码录入信息;把3楼的区域分为3个片区,确定片区组长,引导、帮助新入舱患者到各自床位;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安抚巡视患者。按照分工,队员们各司其职,舱内工作很快有序运转起来。
患者信息是许多后续工作的基础,必须登记准确。目前舱内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遇到个别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队员们都是耐心、细致地帮助手工填写。“还遇到一位没带身份证、没有手机,记不得所在街道名称的患者,我们就想办法帮她回忆,询问她住在哪个小区、有哪些标志性建筑等,加上一旁其他患者的帮助,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来自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队员杨丽慧说。
“晚上配餐来了,又安排队员去1楼提饭,既有护士、也有医生,穿着防护服爬3层楼本就不易,加上楼层高度偏高,提完饭几个男队员也累得气喘吁吁。”孔荣华说,在舱内,不分医生、护士,大家都团结协作,努力服务好患者。与此同时,舱内个别患者也开始反映相关需求。当晚,舱内几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围着孔荣华说了起来,其中一位紧皱着眉头,明显有些着急。见状,孔荣华没有立即回应他们,而是赶紧跟旁边的队员要了纸和笔,抓紧记下来。“就这一个动作,明显感觉皱眉的老人平静了许多,还主动跟大家说,一个一个说。”孔荣华写完还拿给患者确认,之后立即将问题上报。
7日晚11点,为方舱内患者进行核酸检测的任务又来了。王芳告诉记者,为舱内阳性患者采集核酸本就具有不小的危险性,加上一些患者张嘴不到位,采集人员看不到咽后壁,就需要稍微弯腰低头采集,但防护要求又不能频繁低头,以免面屏部位被污染,必须要十分小心才行。
下一个班次到来前,采样已基本完成,为队友减轻了一定压力。8日零点至早上6点的班次,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齐鲁医院医疗队护理领队毕荣梅带领队员又新收治了371名患者。“上一个班次把其他工作完成得很好,所以我们这个班次能拿出更多精力服务患者。”毕荣梅说,随着患者一批批进舱,方舱3楼区域很快就收满了,赶紧把4楼也打开,接收患者一直到了凌晨4点。
为便于患者尽快找到床位休息,来自齐鲁医院的几名队员还在方舱原有空白平面图的基础上,填充上了具体床号,同时标注好男女分区,大大提高了收治效率。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