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举措密集释放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小企业千企千面,行业覆盖广、数字化需求差异大,需要多方携手推进,破解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难题。
新华财经济南11月10日电 (记者郭倩 王志 叶婧)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2年版)》,提供转型路径指引;开启“十城千企”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行活动,降低转型门槛;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强与中小企业合作……在11月9日举行的2022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上,工信部提出系列具体举措,支持中小企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系列举措助企加快转型升级
走进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每位员工都佩戴着专属二维码工牌。产品零部件上产线,对着身份芯片扫一下,配件基础信息、相关工艺流程、装配人员等数据完成实时采集和记录。
“浪潮云洲标识解析的应用,让企业建立起‘人-机-物’数字档案,实现了产品、零部件可追溯,售后服务更精准。”力诺瑞特副总经理丰丙金对记者说,数字化的精益管理让企业生产管理效率提升15%,优品率提高10%。
数字化转型,既是助企纾困之举,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量中小企业将上“云”用“数”作为降成本、拓新局的重要方向,低成本高效率地开展转型。
“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保就业的主力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也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力量。”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在大会上表示,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减存、绿色、安全”等多重目标,进而支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记者从会上获悉,工信部将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中小企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9日表示,将实施“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出台鼓励创新、加快数字化发展的配套措施。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网络服务,引导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强与中小企业合作,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路径进一步明晰
我国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发展阶段不一,一些“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现象仍然突出。
徐晓兰说,究其原因,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是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复杂度;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不足,难以清晰定位自身转型水平和转型方向。
今年8月,工信部会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围绕100个细分行业支持300个左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打造4000至6000家试点中小企业。
为了进一步明确转型路径,大会发布了《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2年版)》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前者从数字化基础、经营、管理、成效四个维度综合评估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后者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方和地方各级主管部门,从增强企业转型能力、提升转型供给水平、加大转型政策支持等三方面提出了14条具体举措,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与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政策协同发力,共同推进中小企业看样学样打样,达到‘试成一批,带动一片’的效果。”徐晓兰说。
与此同时,当天还启动了“十城千企”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行的活动、互联网基础资源赋能百万中小企业数字化行动,将发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商免费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同时免费开放一批顶级域名等互联网资源,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
破解转型难题需多方发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小企业千企千面,行业覆盖广、数字化需求差异大,需要多方携手推进,破解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难题。
“中小企业是数字经济的最大参与者、最大获益者。”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张晓彤表示,在加强政策支持的同时,需要引导数字化服务商在提供服务时围绕企业运营中的痛点,分阶段、分场景为中小企业设计出成本低廉且容易上手的“工具箱”。同时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机结合,让中小企业通过融入大企业的产业链加快数字化转型。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总工程师肖雪认为,面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工业互联网赋能需要夯实新型工业基础设施,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广低成本、快速实施的敏捷式改造,以产业集群为切入点,实施规模化技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数字化。
“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使广大中小企业能真正用得上、用得好、用出效益。”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褚健表示,要做好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形成积极的舆论环境,解决“不愿转”的痛点;鼓励公开竞争,激活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活力,选出最优解决方案推广实施,解决“不会转”的难点;要优先选择中小企业密集、升级潜力大的细分行业,科学验收转型成果进行补贴,解决“不敢转”的堵点。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