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在做几件大事!今后三年,文化“两创”精彩不断

齐点淄博 2022-11-29 21:25:26 阅读量:

2022-11-29 21:25:26

此地有距今7500年的后李文化、6100年的北辛文化、4600年的大汶口文化、4000年的龙山文化,是儒家、兵家、墨家思想的发源地,先秦诸子、两汉经学大师大半出自此地;

此地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颜真卿、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等名士辈出,《诗经》《论语》《孟子》《大学》等典籍浩如烟海;

此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86 项,有省级以上文保单位达 1968 处;

泰山在此地崛起,齐长城在此地横亘,黄河从此地入海,京杭大运河从此地穿流;

此地是红色热土,是最早建立党组织的省份之一,人们骨子里刻着厚道、诚信、好客等传统美德基因,一大批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层出不穷……

此地,是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具有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的比较优势。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为伟大复兴计,为创新突破计,为后世子孙计,山东正在以史无前例的努力和担当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以创新和实干书写以文化人的新时代新篇章。

11月28日,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刻把握‘两个结合’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座谈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济南召开,来自全国政协、教育部、外交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的专家学者,以及省发展改革委、省文旅厅、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济宁市、淄博市等相关负责人,齐聚盛会共话文化“两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凝聚人心、提升国民道德素质、推动社会管理的现代化等领域有重大意义。”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教授在会上提到,近年来,山东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有了许多新的开拓性的举措,极大提升了在建设儒学高地方面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确如干春松教授所说,近年来,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始终把文化“两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制定实施《关于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行动计划(2022-2025 年)》,聚力打造 7 个新标杆,文化盛事精彩不断。

“山东文脉”工程深入挖掘宝贵齐鲁历史文化资源

今年9月27日,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在曲阜震撼面世。《儒典》是历代儒学传世文献系统性整理出版的最新成果,包含经解、义理、志传三个分典,共1816册,集中体现儒学形成和发展的主脉络,为“山东文脉”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被中央党校、国家版本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等重点单位馆藏收录。

当前,山东正组织实施《齐鲁文库》编纂,计划用 10 年时间全面研究、保护、辑录和整理出版山东历代传世文献,全书规模约 13 亿字,6000 册以上。同步建设齐鲁文献数字化文库和新媒体传播平台,通过数字化转化,使出版成果直达读者、传播全球。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成交流互鉴大平台

千年传统文化何以“撩动”年轻人的心?今年9月,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举办。在今天世界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重新体味孔子“和为贵”等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自创办以来,先后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纽约尼山论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巴黎尼山论坛”、在泰国举办“曼谷尼山论坛”、在北京举办“北京尼山论坛”、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举办“文明多样性与亚洲未来”尼山论坛专题研讨会等,均取得重要效果。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更是实现了多个新突破,外国政要、驻华使节、中外专家等人数均为历届之最,首次开设了文物、文学、艺术等论坛,首次举办孔子与托尔斯泰思想对话会、“孔子与世界思想家”沉浸式光影秀,举办书法篆刻精品展、“六艺”和中医药现场体验,推出“中华手造•山东手造”尼山伴手礼。

让齐鲁文物活起来,让中华文化体验廊道火起来

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山东行动,大力推进“海岱考古”,用考古发现实证山东文脉在中华文脉形成中产生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山东频出新招,让文物“活”起来,产生当代价值,让人们从中感受中华文明、坚定自信自强。

眼下,山东正在推进一件文化大事——规划建设中华文化体验廊道,以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四大文化体验廊道和沿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为建设重点,辐射带动曲阜、淄博、泰山、崂山及沂蒙、胶东、渤海、鲁西等八大特色文化片区,构建“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引领、一条文化交通线贯穿、四大文化体验廊道示范、八大文化片区支撑、全域文化‘两创’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厚道齐鲁地、美德山东人”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厚道!”“靠谱!”“有担当!”“值得深交!”外地人提起山东人,在竖起大拇指的同时,这些词是高频热词。

山东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落在群众、融入日常,提升“厚道齐鲁地、美德山东人”形象。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为重要阵地,全面推动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五有”标准全覆盖,项目化实施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五为”志愿服务。全面推动大中小学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把先进典型作为文明风尚的重要示范,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典型遴选体系。实施“齐鲁文艺高峰”计划,深化“春秋风云”“派兵到山东”“咱家在山东”三大主题创作,京剧《燕翼堂》进京演出广获好评,电视剧《三泉溪暖》《警察荣誉》央视热播,纪录片《大河之洲》《脉动泰山》《长山列岛》破圈传播,今年14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等国家级奖项,为历年之最。

“山东手造”成网红新招牌,文化产业新高地筑起来

今年6月,“山东手造”进高速公路服务区、进景区、进商超、进酒店、进非遗工坊启动仪式举行,首次亮相的山东手造旗舰店让人眼花缭乱。

今年以来,山东着眼振兴中华传统工艺,深入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建成5万平米的展示体验中心,推出“山东手造·优选100”遴选活动,在非遗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山东手造”成为展会亮点,提升济南展示体验中心功能,推动在各市、县建设展示体验中心,一批“网红打卡地”在全省遍地开花。

立足“山东智造”,山东力求丰富新文化产品和应用,“云看展”“云旅游”、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等数字文化为“两创”插上科技的翅膀。

山东好故事走出国门,多渠道传播全面成势

“如果我有机会去山东,站在泰山山顶,说声你好拍几张自拍”……今年6月,一群法国小朋友创作的治愈风MV《如果我能去山东》火了。山东好故事,正越来越成为跨域传播的热门之选。

“跳出山东讲山东”,山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与607对友城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在16个友城建立“中华文化之角·尼山书屋”,实施“视听山东”“文化山东”“走读山东”项目,开展“第三只眼看中国·大美中华”国际短视频大赛、中国国际华服设计大赛、“外国友人话山东”、“外媒看山东”等活动,《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等1000多部视频作品在海外网站和社交平台广泛传播。

延揽全球人才,山东培育“两创”人才集聚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山东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更好集聚国内外“两创”人才,建设全省宣传思想文化人才数字化平台,创新人才激励政策,改革人才评价制度,推出25条具有突破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创新实施人才工程,用好齐鲁文化人才工程、“大师引进”工程,开展“儒学大家”计划和“汉学家培养计划”,面向海内外引进“泰山学者”等高端儒学研究人才182人,加速培育形成“两创”人才集聚高地。

新征程上,胸怀国之大者,山东正用情用心,全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来源:大众日报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