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丨1000余个大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承重墙”
□李振 娄和军
(一)
今天,山东举行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1000余个项目集中开工。这是继1月19日公布602个省重大项目清单之后,山东再一次大方亮出大项目“家底”。
抓住大项目,就抓住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投资既是投当下,也是投未来。重大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是赢得发展先机的关键所在。
细看大项目,特点颇为鲜明:
一是高投入。此次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11374.9亿元,相较2022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的7345亿元和2021年的6737亿元,有显著提高。
二是大块头。不仅总量高,分开来看,各个项目都是拿得出手的“重量级”。此次集中开工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全部在亿元以上,投资10亿以上的项目306个。此前公布的2023年602个省重大项目平均单体投资41.5亿元,较上年提升5.9亿元;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62个,较上年增加20个。
三是重“升级”。1000余个集中开工项目中,产业升级发展项目655个,总投资6863.1亿元;“七网”基础设施项目205个,总投资3107.6亿元。之前公布的2023年602个省重大项目,总投资2.5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37个,总投资1.3万亿元,占总投资的52%。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是大项目中的“重头戏”。
山东大项目,为何重点投向这两个领域?
(二)
产业升级,是山东作为“基地”和“支点”的战略担当。
作为工业大省,山东工业体量大、门类全、实力雄厚等优势,成就了山东曾经的辉煌。步入新发展阶段,结构不优、动能不新、活力不足、效益不高等问题渐渐演化为制约山东经济跃迁的紧箍。让传统产业焕新,正是山东五年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
这几年,山东年均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万多个,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超过五成。产业升级展现出极强的可塑性。仅以纺织服装服饰业和食品制造业工业为例,通过数字赋能产业升级,两个行业在2022上半年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8.1%、26%,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3个、21.2个百分点。
把视角收回当下。新春伊始,山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提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聚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随后召开的全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将“高质量”作为工业发展题眼。工业升级是山东一场重头戏,而这正有赖于以重大项目为引领。
产业升级还是国家战略要求下的山东担当。
2022年8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明确了山东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作为“基地”和“支点”,山东必须牢牢扛起推进产业继续迭代进化的重担,扛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而这开年的重大项目,就是山东责任的具体落点。
(三)
再说基础设施。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承载平台,基础设施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投资基建,会产生“乘数效应”,也就是说,基建投资往往可带来数倍于其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基建投资的这种“扩增器”效果,能更好进行跨周期调节,满足对“防风险”和“稳增长”调控目标需求。
基础设施不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它一头牵着定国安邦的国之大计,一头系着寻常人家的市井烟火。
高铁开进沂蒙山、鲁西南,便利群众出行,带动百姓致富;基础设施完备的新社区,代替凹凸不平的土村台,黄河滩区群众实现安居梦……这些年山东的大基建不断为大民生增添温度。
今年的重大项目中,既有津潍高铁、济南机场二期等重大交通工程,也有济南太平水库、青岛官路水库等现代水网设施建设……一个个基础设施大项目,既稳增长又惠民生。
(四)
产业升级与基础设施,两者又如同相互咬合、持续向上的齿轮:
——完善的基础建设,如强大的平台,给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可能。比如这些年山东持续完善以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全省12个城市建成“千兆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二。基于此,山东企业在经营管理、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上展开探索,像山东正凯新材料公司的“5G+智慧生产项目”,让企业研发和生产周期缩短30%-40%,万锭用工减少50人,用电成本降低17%。
——产业升级又不断创造新需求,呼唤基础设施适度超前、持续提升。胶东经济圈是山东制造业集中区,随着产业升级脚步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也在持续攀升。今年重大项目中,山东就规划了中电建即墨、山能渤中等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将为胶东地区产业升级注入更稳定动力支持。
两者背后,跟着总投资千亿级别的大项目集群,无疑,它们都将成为山东经济前行的关键变量。
(五)
无论是升级项目,还是基础设施,大项目建设正是高质量发展的“承重墙”,挺起的是山东产业“脊梁”。
这次活动的主会场,济南比亚迪智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就是其中一块“脊梁骨”。
作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之一,此项目占地面积4300亩,总投资150亿元,将带动一批上下游产业聚集,创造就业岗位超4万个。正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所言,这一项目将助力济南建成国际知名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实现千亿级产业链集群。
大项目之大,不仅在于其投资大、规模大,也在于项目质量之高、目标远大,在于其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磅礴推力。
一个项目,牵起一串链条,增加万个就业,像比亚迪这样的项目,在山东并不鲜见。裕龙岛炼化一体化、歌尔集团“新一代信息智能硬件”……这次集中开工项目中,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项目超过60%,它们的建成投产,将加速山东产业高端化提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生态化集聚的步伐。
集中开工,只是开始。
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工作盯着项目干。山东提出,今年省市县三级谋划的15000个重点项目,都要列出清单、责任到人,确保项目序时推进,特别是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要争取快推进、早建成、早达效。
同时,山东提出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大引强、招先引优、招新引特”,各市县和开发区正集中有限资源和力量,有针对性引进一批牵引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加力、提速,离不开强大的引擎。就像电影《流浪地球》中,推动地球奔向新家园旅程的,是强劲的行星发动机。
大项目,正是山东挺起产业“脊梁”的关键力量。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