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尼山!
小编问你一个问题:
你知道
孔子为什么叫孔仲尼吗?
其中一种
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
因为孔子在尼丘山出生
今天
我们就来聊一聊
尼山和孔子的故事
风骨
虽然和中国的许多名山相比
尼山并不高大
但却有着自己的特色
自古以来
就是登临探幽的绝佳胜地
让无数文人雅士流连忘返
让尼山得以凝聚天地精华
孕育出了令人惊叹的尼山石
图片来源: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网
尼山石呈蓝灰、土黄、姜黄色
虽然外表看起来有些土气
甚至毫不起眼
一方小小砚台的背后
有坚持,有汗水
有欢欣,也有惊喜
尼山砚的意蕴
不止于此
尼山砚观之简朴大方
因多附铭文,铭文多出自儒家经典
让它有着与生俱来的
儒家风韵和气度
而这样的风骨
与一个人的出现有关
传奇
他就是中国古代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或许你对孔子不够了解
但总能背上几句
小时候在书本上学过的孔子名言
孔子的父亲
就曾在这里生活、居住
顺着道路往前走
在尼山东麓
有一个用石头
简单垒成门的山洞
称作夫子洞
精魄
提到尼山
尼山孔庙
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尼山孔庙
背依尼山、东临沂水支流
隔水与颜母庄相望
远远看去
颇有儒家风范
穿过一片
郁郁葱葱的尼山古树群
就来到了尼山孔庙
在这里
每一步都是风景
每一处都是故事
尼山孔庙前
有一条小溪静静流淌
这条小溪名叫智源溪
意寓孔子的出生地
为智慧的发源地
此刻的你
或许更能体会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这句话背后的意蕴
沿着道路向前漫步
一处古朴的小院
映入眼帘
这座小院名叫尼山书院
是儒家学者讲学的地方
耳边似乎又回响起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
朗朗读书声
相传
孔子曾在此处临川眺望
见五川汇流奔腾不息
不禁感到时光变迁
发出了“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的慨叹
一声叹息
除了观川亭
还有一处幽深的峭壑
“中和壑”
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说起它名字
可是大有讲究
“中和壑”源于儒家经典
《礼记·中庸》里的一句话: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这里
你或许得到的
不仅是心灵上的洗礼
还有对人生的体悟
虽然距离孔子生活的年代
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
但他的思想之光
却从未停止闪烁
谦逊、自省
仁爱、忠孝
……
在潜移默化中
儒家文化塑造了
中国人的气质、境界、举止
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文化
钟灵毓秀
文脉悠长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