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孟之乡深耕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

齐点淄博 2023-09-27 15:39:27 阅读量:

2023-09-27 15:39:27

9月27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开幕。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新华社济南9月27日电(记者孙晓辉、张昕怡、高天)在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山东手造”展示区,一款以国家级非遗山东高密聂家庄泥叫虎泥塑为设计原型的文创产品“尼尼虎”,受到海内外嘉宾青睐。

“尼尼虎”对传统泥塑进行现代设计,使其形态更加顺滑、纹饰更加精致,增强了传统非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9月26日至28日,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为主题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论坛期间还举办“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推介以及“山东手造”展示展销等系列活动。

作为孔孟之乡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近年来充分挖掘丰富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孔府印阁”电商店铺,一款造型精细圆润、栩栩如生的萌版印章——“十二生肖黄铜印章”持续热销。

“这个产品上面的印钮是十二生肖造型,既是印章,也可以当作挂件或钥匙扣,迎合了现代年轻人的口味。”孔府印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鹏介绍,产品根据大数据分析,结合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研发和推广。

中国印章篆刻历史悠久,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如今,借助互联网销售平台,篆刻技艺焕发了新活力。目前,孔府印阁的篆刻印章产品走俏市场,每年1000多万枚印章从这里发往各地,去年销售额近2亿元,还成功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名单。

去年以来,山东依托非遗或传统工艺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全域推进“山东手造”工程,全省手造企业和经营业户已达119万家,直接从业人员350余万人,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据统计,2022年山东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3044家,较上年增加262家,实现营业收入6500.9亿元,传统文化富矿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设计独特的桃木如意、小巧精致的桃木摆件、兼具观赏和收藏的桃木小南瓜……经过非遗传承人的精心雕刻,一块桃木就从普通的木头“变身”为精美的桃木工艺品。

作为中国知名的“桃木雕刻之乡”,山东泰安肥城市依托传承千年的桃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桃木资源,积极开发桃木工艺产品,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目前,肥城桃木雕4000多个品类畅销海内外,全年桃木产业销售收入已突破20亿元。”肥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任力说。

目前,山东已经形成一批乡村非遗龙头品牌,不少非遗项目成为吸纳村民就业和带动村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临朐县初步形成规模的非遗就业项目有60余个,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年人均增收4万元;在费县,手绣传承人卞成飞建成非遗精准扶贫培训基地,带动了300余名妇女和残疾人实现就业脱贫。

在山东,传统文化也涵育着社会文明新风尚。每天清晨,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的党员志愿者都会去村里孤寡老人家中问候,帮老人打扫卫生、做早饭。这一“相约黎明”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坚持了4年。

武家村党支部书记武波说,他们将“爱、诚、孝、仁”等与乡村治理结合,常态化开展百姓儒学节、“善行义举四德榜”评选等活动,向上向善的村风悄然形成。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曲阜市鲁城街道南池社区儒学讲堂座无虚席,每周一场的“一起学《论语》”活动如期开展。

南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杨峰说,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传统文化,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社区还将儒学讲堂活动进一步延伸,通过诵读比赛、线上竞赛等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

据介绍,山东已建成154个尼山书院,2.4万个乡村、社区儒学讲堂,探索出“图书馆+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儒学讲堂”等传承普及模式,在大中小学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70所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

来源:新华网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