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计划·“海”好有你|从美丽海湾,看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长岛答卷”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省级海豹自然保护区……这里是烟台长岛庙岛诸湾,具有“岛即是湾、湾即是岛”的独特地理特征,海域内151个岛屿星罗棋布。今年8月28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2年度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烟台长岛庙岛诸湾在多轮严格筛选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成为长岛高水平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样板。
打造“美丽海湾”,长岛有哪些秘诀?长岛通过实施生态环境修复、污染物源头管控、规范养殖区域、落实湾长制等治理举措,开发利用活动强度逐步下降,海洋生态环境稳中趋好,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长岛庙岛诸湾地处黄、渤海交汇处,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对渤海湾水体净化至关重要。2019年,烟台市全面实行湾长制,打破海域边界,形成多部门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因地制宜,将庙岛诸湾辖区海域细分为五大湾端,建立区、乡、村三级海湾保护体系,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实行网格化管理。目前,近岸海水水质优良率常年保持100%。
海洋生物是“生态晴雨表”。近几年,原生鼠尾藻、海萝、江蓠等藻类重现庙岛湾,渤海刀鱼、对虾、真鲷等经济鱼类又形成鱼汛,鲸鱼、白江豚、斑海豹等海兽,海鸬鹚、蛎鹬鸟、黄嘴白鹭等涉禽在长岛海域活动越来越频繁,种群数量逐年增加,栖息海豹数量由不到100只增加到400多只。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大黑山岛成为全国首个负碳超过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负碳海岛;3处海岛(岛群)获评全国首批“和美海岛”。
从整体上看,建设“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烟台一直在行动。《美丽烟台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1-2035年)》,谋划了以“五色战略”体系为中心的美丽烟台建设战略任务和工作重点。其中,“蓝+战略”围绕美丽蓝色海湾目标,明确了推进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等措施和路径。
今年9月6日,在烟台市美丽海湾创建情况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烟台将在八角湾、长岛庙岛诸湾创建基础上,推动市区四十里湾和龙口岸段打造省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后续将陆续启动芝罘湾、蓬莱湾区、牟平湾区、海阳岸段、莱州湾-烟台段和丁字湾-烟台段的“美丽海湾”建设工作,实现“美丽海湾”建设全覆盖。
“美丽海湾”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在海洋领域的集中体现和实践载体,是“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主线。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生态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长岛将继续以‘湾长制’为抓手,持续开展海上环卫、净滩行动,加强生态环境志愿活动,不断巩固海湾治理成效,同时探索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依托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美丽海湾’长岛方案。”
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禀赋和日益成熟的海湾保护体系,让长岛有了“美丽海湾”。但海洋之于长岛,远不止“美丽海湾”。对于长岛来说,如何依托“美丽海湾”建设,建立和完善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海洋生态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海洋生态产品的价值,大力培育绿色、循环、低碳的海洋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海洋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让海洋成为促进生产、造福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高水平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例如,长岛加速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高质量“蓝色粮仓”,创新建立“陆海接力”兼容模式,推广“大渔带小渔”模式(百箱计划),提高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的产出效益和带动效应,把“长岛海珍”打造成国内知名的高端区域公用品牌。长岛先后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6处、省级海洋牧场8处,投用深海智能网箱13座、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5座。
此外,蓝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海洋生态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近年来,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积极融入“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全力推进海洋碳汇渔业加速崛起,成功推出全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创新开展区域海洋碳汇指数保险,荣获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首创险种。2022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219亿元,比上年增长9%以上;水产品总产量超过185万吨,比上年增长3%以上,渔业经济总产值和水产品产量均居全省第二,现代渔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胶东在线记者 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