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3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召开。经过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最终评委投票选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跋山遗址8层下用火遗迹
值得注意的是,跋山遗址目前已清理出多个以幼年个体为主的古菱齿象下颌,以及多个披毛犀头骨化石,同层散布大量石制品。除常规骨制产品外,还出土了一件象牙质铲形器,为国内首次发现,系古人类利用象门齿进行生产活动的巨型工具。
跋山遗址出土象牙质铲形器
在跋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示厅,这件象牙质铲形器被陈列在单独的盒子中。象牙经过打磨制作成铲形的工具,其最大长宽为53.5厘米、7.5厘米,所在层位不晚于距今9.9万年。不管是古人类有意识修制而成,还是拣选象门齿直接加以使用,这种利用巨型动物骨骼的行为在国内也是首次发现。
在过去的山东旧石器考古中,由于调查过的旧石器遗址和地点绝大多数没有连续地层,遗物多为地表采集,因此长期以来山东省乃至整个海岱地区都没有建立起连续完整的旧石器考古文化序列。跋山遗址是山东省近年来发现的文化内涵最丰富、也是为数不多的具有原地埋藏的旧石器时代遗存,极具研究价值,其发现填补了山东及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
跋山遗址的意义,不局限于山东的旧石器考古工作。人类的祖先到底从哪里来?学界一直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是“现代人类晚近起源非洲说”,另一种观点则是多地区连续进化。前者的重要依据就是东亚地区缺少距今10万-5万年的人类活动证据。跋山遗址的发现,是一个有力的反证,这对山东、中国乃至东亚的旧石器考古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遗址的发现和后续研究在建立中国北方乃至东亚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复原早期人类发展史,特别是关于现代人起源与发展研究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和科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