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言 | 书写山东体育强省建设新篇章
盛夏,巴黎奥运会拉开帷幕。
中国体育代表团由716人组成,其中运动员405人,他们,以昂扬姿态踏上赛场,用毅力和汗水诠释中国体育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风采”。
老将不老,拼搏者永远年轻。中国体育天团新老交替、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正是中国体育根深叶茂、生生不息、不断强大的力量源泉。
竞技体育带来的辐射效应,使山东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以增强全民体质为目标,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近些年,山东以实干精神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加快推动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不断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激发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使科学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体育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山东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山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并科学编制“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等。这些积极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安排,是山东一如既往重视体育发展的现实缩影。顶层制度设计的不断完善就是最好的引导,也是最积极的鼓励,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体育”发展格局,为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健身设施,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依托和载体。着力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问题,山东围绕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发力,做好各方面的文章。“十四五”以来,山东新建或改扩建大型体育公园93个,总数达到159个。扎实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全省所有公共体育场地、场馆和2000余所学校体育场地已实现对外开放。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追求健康生活的保障,也是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从首次把“建成体育强省”写进省委全会公报,到将全民健身纳入健康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城市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等全局性工作,推动全民健身融入民生保障体系,今天的山东体育,不只是赛场上的争金夺银,更是体育机制、体育产业和全民体魄的全方位发展,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山东全省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5.8万余场,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25.8万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25平方米。全省体育社会组织超过4.8万个,创建151个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站点,每年常态化开展“体育志愿·文明实践”、冠军公益行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日照市、青岛市城阳区、滨州市博兴县获评第一批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3个市、12个县(市、区)入围第二批创建名单,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2024年,山东已确定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共1071项,其中国际级26项,国家级253项。从山之巅到海之滨,山东各地的“15分钟健身圈”已初步形成,越来越多人“健身在家门口”已成为现实。
从制度设计和总体安排不断完善,到竞技体育争光争先走在前列,从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日益丰富,到体育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从体育融合发展全面起势深化,到后备人才培养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山东,竞技体育实现新跨越、全民健身实现新提升、体育产业迸发新活力、青少年体育增添新动能。体育的综合价值,在新时代的宽广舞台中搭建起全新的发展坐标,为体育强省、健康山东建设增添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
体育强省、健康山东建设,是关系民生持续改善的实事,促进山东可持续发展的好事,更是关系全国全省发展全局的大事,关系国家安全的要事。只要持续在全民健身、竞争体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上提质量,抬水平,就能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推进体育强省、健康山东建设,护佑群众幸福生活。
文/陈一钊
灼言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