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海洋产业新业态——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聚焦制度创新

齐点淄博 2024-08-21 10:37:53 阅读量:

2024-08-21 10:37:53


近日,记者走进山东港口烟台港,只见商品车在汽车码头整装待发,40万吨级铁矿船舶与30万吨级原油船舶驶往泊位,满载机电产品的中欧班列即将开启“新丝路”之旅。

“我们港口拥有16条商品车内外贸航线,可实现全球主要商品车码头全联通,商品车国际中转量全国第一。另外,件杂货、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矿产品混配、LNG等特色业务全面起势。”烟台港生产业务部副部长吴磊说。

烟台港所在的山东省烟台市,横跨黄海、渤海,依海而生,因海而兴。近年来,烟台市推动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赋能提升,探路“自贸全域”,推动实现更高水平联动发展。烟台片区设立5年来,立足海洋这一最大的特色和优势,紧盯制度创新核心任务,深入开展差异化探索,在海洋领域交出“1项入选国务院改革试点经验、2项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2项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简报推广”的创新答卷,自贸赋能效应不断显现。

深海养殖智能化

“提网!”夏日,生活在渤海湾海域的经海渔业深远海智能网箱平台中的首批600吨海水虹鳟鱼,经过7个月成长,进入收获期。

“这里远离近岸,水质优良,深水网箱保证每天上千次的水体交换,让鱼儿达到刺身级食用标准。”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张家瑜说。

深远海养殖好处众多,但智能网箱诞生之时却差点成了“黑户”。“这些智能网箱在国内属于首创型产品,既不属于船,也不属于普通养殖网箱,没有法规进行界定,登记确权非常难。”张家瑜说。

没有合法“身份证”,网箱平台就无法下水“落户”。为解决企业后顾之忧,烟台片区进行制度创新,在全国首次打通了海洋牧场的确权路径。“我们经过对上协调,联合中国船级社参照企业标准对网箱平台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再由地方主管部门颁发所有权证书。”烟台片区农业与海洋渔业局海洋经济处处长徐希水说。

围绕“一条鱼”养殖,烟台片区还在全国首创天气风险指数评价体系,落户全国首家海洋保险创新研发中心,推出13类涉海保险产品,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4.2亿元、风险保障7.7亿元;针对网箱养殖活鱼装船死亡率高,创建全国首套“活鱼装卸操作设备”引进减免税制度路径,帮助企业享惠减免税比例达85%;针对深远海活鱼运输难题,获批全国唯一的“养殖渔船建造管理”省级试点,有效满足养殖饲料补给和活鱼运输需求。

目前,烟台片区建成运营一批国内“首台(套)”、多种类型的深远海智能化养殖网箱,累计确权颁证海洋牧场平台38个、数量居全国第一位,为其他海上及内河湖泊平台提供确权路径模式参考。

“一个好的制度可以帮助我们完善产业链、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张家瑜介绍,目前企业已陆续投放8座深远海网箱,每年可收获鱼类6000吨以上。

跨境贸易便利化

海洋是连接五洲的“大通道”。烟台片区拥有良好的港口资源、面向日韩和东北亚等区位优势,正在全力构建高质量全面开放新格局。

在山东港口烟台港,经常会见到办结海关监管手续的国产商品车,搭乘中欧班列商品车专列,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运往欧洲市场。

“以往,从烟台发运商品车至欧洲、中亚,通过海运方式,需要绕经地中海、黑海等港口卸船,再分拨至相应国家,全程需要45天左右。”山东港口烟台港生产调度中心主任助理李骏介绍,现在通过商品车专列载运集装箱方式出口,只需20天左右,节省了物流时间和成本。

抢抓RCEP生效机遇,烟台片区发挥东连日韩、西接欧亚大陆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优势,在黄河流域率先组建自贸试验区与港口、海关等部门单位的“商品车多式联运发展联盟”,联动优化船舶靠港作业、海关通关手续、海铁换装作业效率等环节,烟台成为沿黄省份商品车“出海口”和“中转站”。

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烟台片区在出口方面也进行了诸多尝试,助力企业发展。

日前,烟台市金河保险粉厂生产的一批“保险粉”采取“批次检验”监管模式实现快速通关放行,顺利运往海外。“保险粉”属于危险化学品,主要在纺织、造纸等行业中用作漂白剂。“过去,产品在出口通关时100%要逐批现场检验,因此我们往往在检验完后再租船订舱,难以保证时效。”该厂市场经营处处长张桂红说。

烟台片区联合烟台海关,承接全国危险品“批次检验”模式改革试点,在山东省率先实施以“检验批”为单元的出口监管模式。该模式将同一生产商、同一工艺并且成分、组分、危险特性一致的危险品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检验合格后,企业后续的“申报批”可在审核单证后直接放行,大大提高通关时效。

烟台片区充分发挥港口、机场、铁路等重大设施集聚优势,科学系统建立起“区、关、港、铁”联动创新机制,聚焦通关、结汇、退税等关键环节,开展国际贸易全流程改革,6项首创成果获海关总署试点支持,贸易便利化指数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排污治理精细化

今年6月,2024年中韩渔业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烟台片区和韩国京畿道华城市同步举行。活动中,双方共向黄海放流水生生物近430万尾。

今年参加完中考的学生肖吉成是第三次参加放流活动,“我经常来海边游泳,发现这里的水质越来越好”。

作为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永久举办地”,烟台片区联合韩国已陆续举办5次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水产苗种近800万尾,有效恢复海洋生物资源。

增殖放流活动影响力大、效果明显,背后离不开烟台片区在全国首创的“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模式。

该模式针对前期放流资源闲散、难以统筹联动、缺乏有效监管的问题,在全国率先将政企社科四方联动机制引入增殖放流体系,每年向社会公布放流品种目录,通过线上认购、指定地点、集中放流等方式引导民众参与,收集整理340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为科学育苗提供标准化养殖规程,推动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修复增加15%以上、高营养层级生物资源量增加30%以上。

呵护好蔚蓝海洋,烟台片区还探索入海排污口整治经验,率先出台全国首个入海排污口管理办法,实施入海排污口“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模式。

“渤海的入海排污口类型复杂多样,涉及工业、城镇、农村、港口码头等多种类型,且污水混排问题较多,多种类型污水交织入海,很难界定排污口的责任主体,给溯源整治工作造成一定难度。”烟台片区环境监控中心副主任李俊说。

烟台片区实施创新管理模式,明确不同类型入海排污口管理要求,分别实行重点、一般和简化管理,彻底消除监管“盲区”,尤其合并原有的26个分散入海排污口为3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口,改变以往的无序管理状态。如今,工业生产废水排污口整治率达到100%。

一波“硬核”操作,烟台片区所在的海域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水质连续多年达到优良水质标准;2023年,烟台金沙滩成功创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八角湾上榜全国第二批12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来源:经济日报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