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绝笔中,有矢志报国的豪迈,也有对骨肉的深爱!
革命先烈们都有自己的家庭
但在民族大义面前
他们果断舍小家、为大家
他们的绝笔信中
有矢志报国的豪迈
也有对亲生骨肉的深爱!
1
她的两封信,写满对孩子的牵挂
大革命失败后,身在苏联的赵一曼不顾身孕,向党组织申请回国工作。回到上海后,赵一曼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为了革命事业,赵一曼只能将孩子寄养在亲戚家。
送走儿子前,赵一曼抱着孩子来到照相馆拍下了合影。她把照片寄给孩子的爸爸并附信说:
别离很久,想念很深,你的儿子诞生了,我们一切都很好,不必挂念,望你珍重。
这封信是她留给丈夫的最后一封信。从此,一家三口天各一方。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赵一曼主动请缨奔赴抗日前线。1935年11月,在与日军的一次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转移被俘。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火车,受尽酷刑的她已经没有一片指甲。她颤抖地写下给儿子最后的话: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
字字泣血,诉不尽母亲对孩子的牵挂。有着丰富隐蔽战线工作经验的赵一曼,又写下一封颇具迷惑性的信:
母亲到东北来找职业,今天这样不幸的最后,谁又能知道呢?你的父亲到东北来,死在东北,母亲也步着他的后尘。我的孩子要好好学习,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
赵一曼写完这两封遗书后不久,被日军残忍杀害,年仅31岁。
2
他的五言诗,尽显赤胆忠魂
吕惠生,出生于1902年,大学毕业后他曾加入国民党。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吕惠生愤然退出国民党。1941年,吕惠生出任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并于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了革命活动,祖上留下的家业被吕惠生变卖殆尽,就连住所都是租的。对此吕惠生写道:“我之全家已委托全部生命于革命,革命胜则我全家存,革命败则我全家亡,此已为明显不易之铁的事实,我何他虑?!”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做出让步,撤出皖中等根据地。吕惠生撤离途中遭国民党反动当局的盘查,不幸被捕。
狱中的吕惠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依旧鼓励着难友:
我虽困于狱中,但在我的思想中,仍然不断地思念着同志们的奋斗精神,总期望着你们的胜利与成功。我直到现在,革命热情仍和从前一样。
吕惠生将满腔赤忱化作一首五言诗:
忍看山河碎,愿将赤血流。
残酷开敌后,攀攘展民猷。
八载坚心志,忠贞为国酬。
且喜天破晓,竟死我何求?
先烈们的绝笔尽显赤胆忠魂,
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也会在先烈绝笔的激励下,
前赴后继!
来源:CCTV4《国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