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

齐点淄博 2022-12-24 22:01:27 阅读量:

2022-12-24 22:01:27

◆ 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一些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3个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要求吉林省“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

◆ 2022年4月,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批,规划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规模效益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先行区和绿色循环农业科技新城。

◆ 卫星定位种地,卫星监测灌溉,卫星“拍照”勘测……“高大上”的卫星正在吉林省的田间地头大展身手,让传统农业变得更智能。

◆ 近两年,吉林依托“梨树模式”、“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设立黑土地保护日等方式,在全省适宜地区新增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1000多万亩,实现3283万亩耕地采取保护性耕作,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1/2。

◆ 10年来,吉林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已发展到7家,各类种企600多家,全省种子企业净资产总额超53亿元,资产总额超120亿元。

◆ 近年来,吉林省加快推进先进农机创制应用,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 吉林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打造“吉字号”特色品牌,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推动粮食产业全链条升级。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翟伟 郎秋红 宗巍 薛钦峰

在全球北纬43度一线,分布着世界三大黑土区。温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为粮食作物的生产提供了绝佳环境。位于我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的吉林省,就在这条纬度带上。

吉林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多年来,吉林粮食产量、粮食单产、粮食调出量均排在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黑土粮仓。

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一些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3个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要求吉林省“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

2021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出台,以免耕少耕秸秆覆盖还田为关键技术的吉林“梨树模式”入选东北黑土区有效治理模式。2022年4月,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批,规划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规模效益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先行区和绿色循环农业科技新城。

吉林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藏粮于地,培育好“一粒良种”助力种业振兴,深化农业与科技融合创新良机良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粮食产业全链条升级,持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2021年,吉林粮食产量首次突破800亿斤,增长率居全国前十大产粮大省之首。今年,吉林省启动“千亿斤粮食”工程,力争到203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亿斤。

【厚积沃土育良田】

冬日的松辽平原一望无际。一层金黄的秸秆铺在田间,像给黑土地盖上了厚厚的棉被。吉林省65%以上的耕地是黑土地,80%以上的粮食产自黑土地。黑土地是吉林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插根筷子都能发芽。”过去,人们这样形容东北黑土地的肥沃。近40年来,位于黑土地核心区的吉林省,粮食产能从200亿斤逐步迈上500亿斤、700亿斤、800亿斤台阶。然而,高强度的利用也使黑土地一度面临变硬、变薄、变瘦的风险,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明年开春,将秸秆归行后,不用起垄和清理秸秆,直接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这就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梨树县种粮大户杨青魁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以玉米秸秆覆盖、全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核心的“梨树模式”,取得了粮食增产和黑土地保护的叠加效应。

2021年以来,中科院联合东北四省区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共同打造长春示范区、大安示范区等7个万亩级示范区。中科院上千名科研人员扎根乡村一线,通过秸秆还田等黑土地保护关键技术突破与成果推广应用,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科技支撑,为实现黑土地永续利用提供科技解决方案。

近两年,吉林依托“梨树模式”、“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设立黑土地保护日等方式,在全省适宜地区新增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1000多万亩,实现3283万亩耕地保护性耕作,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1/2。

吉林省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农业部门专门设立黑土地保护管理工作机构,压实“五级书记”抓黑土地保护责任。建立“田长制”,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每块农田都有田长监管,形成全流程、全链条、全覆盖的农田保护机制和监管网络。

吉林还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意见》,制定10个方面38条具体措施,建立多部门合力保护机制,将人才、资金、项目、政策等向黑土地保护聚集。

建设高标准农田,农民逐渐告别“望天收”。在有着“天下第一粮仓”之称的榆树市,民悦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收获水稻已颗粒归仓。“自从建成了高标准农田,每公顷土地不仅能节约2000多元生产成本,还能增产10%。”该合作社负责人徐禹庆说。

吉林的黑土地中,有不少是中低产田。为提高耕地质量,吉林从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两方面入手,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向农业示范区集中、向产粮大县集中、向土地流转连片地块集中,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建设,实现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农艺农机技术先进适用,使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相适应。

今年以来,吉林在推进55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新创建1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打造不同区域典型样板,带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档升级。目前,吉林省8300万亩基本农田中,有4000多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农民逐渐告别“望天收”。

向盐碱地要良田,深挖增粮潜力。吉林省西部地区,是世界三大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盐碱地一度严重制约农业发展。

实现新增耕地,首先要破解“有地无水”困局,解决“水土不匹配”矛盾。吉林探索河湖连通、以水改土、科技赋能、引资奖补等绿色治理措施,建设引嫩入白、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等水利工程,为治理盐碱地创造了条件。

“这些工程旨在优化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完善干支渠输水体系,为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坚实水源保障。”吉林省水利厅副厅长刘志新表示。

通过综合施策治理盐碱地,目前吉林西部已实现新增耕地46.62万亩。有了水利工程的保障,吉林西部300余万亩盐碱地可作为后备耕地资源,未来的开发利用预计可带来四五十亿斤粮食增量,成为吉林粮食生产新增长点。

图片在吉林省梨树县,中国农业大学在读博士生沙野(右)和崔帅在试验田里测量玉米光合作用(2022年8月17日摄) 张楠摄 / 本刊

【自立自强助力种业振兴】

今年,农安县农缘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种了500公顷玉米,使用了六七个成熟期不同的玉米品种。该合作社负责人李忠余说:“现在种的都是咱国产品种。这些品种普遍产量高,抗病性强,比‘洋种子’表现好。”

一粒小小的种子,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系着国家战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种源必须牢牢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十年前,吉林一度“洋种子”遍地,市场占有率高达70%。吉林强化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促进“育繁推”一体化,推动资金、人才等向种业集聚,瞄准关键品种,支持科企合作,打了一场种业翻身仗,将“洋种子”市场占有率压缩到2%,实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

独立育种打破垄断。为了丰富玉米种质资源,吉林省加强政府层面农业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抢救性收集,目前已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近15万份。

玉米是外来物种,我国没有种质资源优势。吉林省富民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彦民带领团队在地里一棵棵找,把植株粗壮、产量高的玉米样本留下……靠眼看手摸,一代代选育,张彦民等众多吉林种业人不懈努力,培育出能与“洋种子”抗衡的新品种。

科企合作壮大种企实力。“我们搭上了科企合作的快车。”吉林省鸿翔农业集团鸿翔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彦辉说。

这家公司原是吉林省扶余市的一家种子经销企业,只有2个玉米品种和一名科研人员。在当地政府扶持下,鸿翔种业陆续与中科院、北京农林科学院等9个中国玉米育种顶尖团队开展育种合作,每年科研投入5000多万元,目前已拥有100余个玉米品种,年生产玉米种子6000万斤,品种推广覆盖26个省份。

扶优做强种业企业,是联结科技和资金、打通研发和市场、加快现代种业创新的重中之重。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处长郑清介绍,10年来,吉林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已发展到7家,各类种企600多家,全省种子企业净资产总额超53亿元,资产总额超120亿元。

目前,吉林制种面积长期稳定在40万亩左右,年生产加工种子4亿斤左右,除满足省内农业生产用种需求外,一部分种子还销往外地。

产学研融合激发创新活力。我国育种创新所需的人才、技术、设备等重要资源聚集在科研院所,而作为育种主体的企业既缺技术又缺人才。为破解产学研脱节,吉林省深化种业科研人才改革,推动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兼薪、挂职任职,鼓励企业通过利益联动机制吸纳创新人才。

“以前一个品种,从审定到进入市场要三四年。与企业合作后,新品种当年就能进入市场看到成效。”吉林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黄威说,以前科研人员把品种选育出来就“完事了”,现在,选育是否成功要以能否大面积推广为衡量指标。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以来,吉林省通过省审的农作物新品种达1300多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图片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村,农民驾驶农机收割水稻(2022年10月23日摄) 颜麟蕴摄 / 本刊

【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吉林西部地区的3000多万亩耕地,季节性干旱且中低产田多,良技良法是最有效的增产手段。”吉林省农科院研究员王立春颇有体会。

这些年来,王立春带领科研团队瞄准耕作技术和栽培技术潜心研究、反复试验,将秸秆深翻还田的黑土地保护技术与“玉米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相结合,为长期“口渴”的西部半干旱区土地安上了“水龙头”,实现玉米生产产量、效益双增长。如今,乾安县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超20万亩,玉米亩产从1200斤提高到近2000斤。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只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让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助力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推广绿色高效技术,薄田变肥田。在镇赉县大屯镇大官村,年过七旬的种粮大户任志国远近闻名。近年来,他带领合作社社员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采取水稻密苗机插技术和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等现代化水稻种植技术,实现了薄田变肥田、低产变高产,化肥使用减少约10%,平均增产约10%。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介绍,近年来吉林省加快实施农业绿色高质高效提升工程,强化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普及标准化技术规程。目前,已重点推广绿色高效技术58项,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测土施肥、绿色防控、飞防作业全覆盖。

新型农机“买就补”,提升耕作效能。今年秋收,当本刊记者见到梨树县种粮大户张文镝时,他的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正沿着指定路线自动前行收割玉米。

“智能农机,不仅大大节省人力,而且白天黑夜都能干,耕作效率大大提高。”张文镝说。

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近年来,吉林省加快推进先进农机创制应用,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今年,吉林省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国家整省试点建设,启动实施敞开式普惠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基本实现了农户“买就补”。据统计,近两年吉林省大马力拖拉机、免耕播种机等新型机具更新了13.2万台套。

数字农业让农民“慧”种地。卫星定位种地,卫星监测灌溉,卫星“拍照”勘测……“高大上”的卫星正在吉林省的田间地头大展身手,让传统农业变得更智能。

随着行政村逐步实现“村村通宽带”,吉林省启动数字农业建设,探索总结出一套符合省情的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运行模式,建设“吉林省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平台拥有卫星遥感、农业物联网、智慧农机等应用系统,面向农业经营主体、农民等提供农业生产等领域服务。

随着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精准农业、无人驾驶、智慧农场等数字农业场景正在吉林普及应用。从靠经验到靠大数据,数字农业让农民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带动农业生产高质高效。

今年,吉林省出台了关于智慧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推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数字化改造,大力发展农业互联网、加快智慧农业建设。

【推动粮食产业全链条升级】

今年秋粮收获期,在位于吉林公主岭的吉林省德乐农业合作联合社加工车间,一穗穗新鲜玉米棒经过切割、清洗、装袋、蒸煮等多道加工程序后,销往全国。

“一穗有机鲜食玉米市场价是普通玉米的好几倍。”该联合社负责人李德乐告诉记者,他们带动2000多户农民调整种植品种,鲜食玉米种植达300多公顷,每公顷土地增收5000元以上。

近年来,吉林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打造“吉字号”特色品牌,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推动粮食产业全链条升级。

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规模化经营。一车车新收获的玉米运往收粮企业——今年,梨树县梨树镇卢伟农机专业合作社又迎来了丰收。

这家合作社通过村民带地入社、土地托管等经营方式,集中了全村近九成700公顷土地,依靠科技种田和集约化经营实现增产增收。“自从加入合作社,家里12亩玉米地收入比过去增加4000多元。”合作社社员杨景桐说。

2021年,吉林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设施与装备保障水平、人才培养、对接涉农服务等4个方面,提出16条具体措施。

2022年,吉林省又下发《为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办实事清单》,从金融信贷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税收减免等9方面出台36条支持措施,有力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目前,吉林省农民合作社发展到8.1万个,家庭农场数量达到10.6万个。

建立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推动产业化经营。在四平市铁西区永信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们将收获的近2000吨玉米脱粒、装车,运送到当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储存。

“以前因为场地有限,秋收后玉米直接放在田里,每年都造成大量粮食损耗。现在有了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提供粮食代烘干、代储存、代销售等服务业务。”合作社负责人侯刚告诉记者,这些玉米要等到价格合适再卖,确保增收。

目前,吉林省已实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产粮大县全覆盖,累计服务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吉林正在组织龙头企业与种业公司、收储企业、种植大户、小农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广土地托管、土地入股、代耕代种等规模经营模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做强“农头工尾”,叫响“吉字号”。大雪节气前后,吉林很多水稻加工企业车间内机器隆隆,散发出阵阵米香。不久之后,一袋袋“吉林大米”将发往全国。

吉林的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品质上乘,但粮食“产业大而不强,企业小而不精,品牌杂而不响”却一度困扰着吉林粮食产业。针对大米企业“小、散、弱”特点,吉林省出台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打造“吉林大米”区域公用品牌,组建产业联盟推动产业发展,让“吉字号”品牌享誉全国。

据统计,10年来吉林省中高端大米销量由9亿斤增加到21亿斤,全省水稻加工业产值由140亿元增加到260亿元。2021年,全省鲜食玉米的总产值达32亿元,比2019年翻了一番。

近年来,吉林精心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大文章,加快建设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等“十大产业集群”,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等重大工程,构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前,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600户。

今年,吉林省又迎来现代农业发展新机遇。4月,公主岭市获批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个示范区以玉米为主导产业,瞄准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创业、智能农机研发制造、玉米精深加工产业等方向发力。目前,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等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经过多年努力,吉林已走在全国农业现代化第一方阵。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表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吉林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来源:《瞭望》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