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山东】周冠丞:绕不开的“雨点”缘
“将非遗融进生活,让‘雨点’如星光闪耀”,近日,博山雨点釉第四代传承人周冠丞入选2022青年力量·54位“勇敢的中国青年”“坚韧”篇。
用青春回答的百年答卷,定格当代青春之歌。2022青年力量·54位“勇敢的中国青年”评选活动是由南方人物周刊推出的“用青春回答百年答卷”特别策划。能够登上榜单的无疑都是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与周冠丞一同入选的,还有“90后航天花木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40年来首位女性总调度鲍硕,“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TVB《无穷之路》纪录片主持人陈贝儿,2022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任子威等人。
消息传来,引发各界关注。代表博山陶瓷界新生力量的周冠丞让“博山雨点釉”的煜煜星光闪耀在了国家舞台,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交出了“勇敢的中国青年”优异答卷。
星光灿烂雨点釉
博山雨点釉被誉为“中国之奇、陶瓷之谜”,原名油滴釉,古称“滴珠”,因漆黑的釉面上布满具有银色金属光泽的放射状圆形结晶,形似雨点坠入水中时迸出的水圈花纹而得名。
在位于博山区山头街道河北西社区南沟街的淄博博山雨点釉研究院和博物馆,记者看到了琳琅满目的雨点釉作品,只见黑色釉面上银光闪烁,“雨点”大者如豆,小者如米,恰似雪夜银花,给人以“漆夜无云满天星”的美妙意境。
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博山雨点釉制作技艺传承人周祖毅介绍说,现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雨点釉起源于唐末宋初,其中博山雨点釉最为著名。元末明初由于战乱,多数窑口停烧,雨点釉失传。直至民国,经当地的窑工、后来的雨点釉大师几经努力,才基本恢复了古代的工艺。在先辈技术的基础上,周冠丞的爷爷周占元研究并掌握了雨点釉制作技艺。
周祖毅多年来凭着对传统陶瓷艺术的痴迷与执着,不断探索创新,全面掌握了从原材料、坯体制作、釉料配制及窑炉由燃煤改燃气后的烧成气氛,烧制出了底色纯正、晶点均匀的雨点釉作品。并巧妙地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继承发展了雨点名釉与立粉彩陶釉的技艺融合,作品多次在全国和省市大赛中获奖。
回转后坚毅笃行
“90后”周冠丞出生于陶瓷世家、从小玩着泥巴长大,父母却不希望他接手这个又脏又累的体力活。
但是与陶瓷与生俱来的缘分挡也挡不住。
周冠丞大学所学专业是汽车电子,毕业时进行职业规划时,他听到内心一个声音在呼唤,他知道他真正喜欢的还是陶瓷、还是雨点釉。于是师从景德镇陶瓷学院刘海峰教授系统学习陶瓷工艺,参加省、市陶瓷烧制技艺非遗培训班,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天赋使然,周冠丞跟随着父亲周祖毅的步伐,很快在雨点釉的研发与制作上崭露头角,成为博山雨点釉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谈及为什么最终还是选择了雨点釉,周冠丞笑着说:“可能是冥冥之中的缘分,也可能是心中的一份责任。如果我不去做,可能雨点釉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周冠丞说,十几岁时他就跟在爷爷和父亲屁股后面,在馒头窑旁观察雨点釉的复原和烧制,“那时候感觉挺好玩的,一炉一炉地去试、去烧、去研究,好像搞科研一样。”或许从那时起,周冠丞对于雨点釉的兴趣就如同窑中熊熊燃烧的火苗一样,火光熠熠,从未熄灭。
从热爱走向传承
身为雨点釉的传承人,周冠丞可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谦虚认真的他心里始终装着两件大事,一件是“创新”,一件是“传承”。
“雨点釉难就难在把‘点’做均匀,经历了几次迭代,如今的烧制技艺已经近乎纯熟。再想创新,只能通过器型的变化塑造‘点’的不同意境。”因此,周冠丞在创新上下了很多功夫。为了开阔眼界,他经常去各种展览和比赛上寻找灵感。除此之外,他自己也在不断地实践与创作。在展室中,有一个属于周冠丞的展柜,里面陈列着一些器型独特、外观新颖的雨点釉,这是周冠丞的奇思妙想,也是他的无价之宝。
其中一件名为《雨点釉美人瓶》的作品,器型流畅大方、线条优美现代,在2019年第十一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核艺堂”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奖金奖,便是周冠丞将传统宋代梅瓶进行了器型改良而创作出的新一代雨点釉作品。“雨点釉虽为艺术珍品,但也应该与生活相融合,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创新,融入更多现代人的审美观,比如在黑色釉面上进行更大胆的花釉装饰,虽然在克服烧制温度不同的困难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我喜欢钻研;虽然有时与我父亲的理念也有冲突,但我们互相尊重,总会商量出一个最好的表现形式,让我们的雨点釉作品更加完美。”
从“远离”到“回归”,父辈口中的“体力活”对于周冠丞而言,并不是负担,而是可以延续一生的兴趣和事业。组建工作室、创建新品牌、规模化发展、保护中传承……每一项关于未来的计划,都令他心潮澎湃、奋勇向前。他那将雨点釉技艺发扬光大的梦想,就像独一无二的星空世界,浩瀚而又高远。
来源:博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