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的追梦人——蓑衣樊的职业农民刘树海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赏荷花的好时候,那么在我们淄博,说起赏荷,那不得不提的就是高青的蓑衣樊村,这里是水乡度假天堂,不仅荡舟湖上观万亩荷塘,最重要的是这儿有一位当地的网红。
艳丽的荷花迎着初升的红日,在碧绿碧绿的荷叶的陪伴下显得格外喜人。宁静,纯洁,诗情画意是此时此刻蓑衣樊的主旋律。
荷花
但是再美的风景我也无暇顾及,因为寻找网红——农民老刘的任务,我还还没有完成呢。
在荷塘边上,老刘搭建了一间小木屋,他说:这个小窝棚很有感觉,一个棚子,一个锅台。荷塘边的柳条当窗棂,农具是村民自家的,制作锅台的泥巴就是塘边挖来的。而老刘每天的劳作也从这个窝棚开始。
万亩荷塘芦苇荡
地里放羊——铲除野草——拖拉机耕地。这些看似简单的农活在老刘看来就是做职业农民的第一步,而让他大展拳脚的战场就是蓑衣樊的万亩荷塘芦苇荡。
乘一叶扁舟,游弋在湖面上,周围一片片一张张层层叠叠的荷叶,以及绿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让我们的心情感到无比的惬意,而这也正是蓑衣樊做乡村旅游的最大的资本。
那么如何利用这个资源,怎么才能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蓑衣樊,走进蓑衣樊,老刘有自己的想法。
水乡与荷花
▼
蓑衣樊村境内的河渠纵横交错,塘堰星罗棋布,通湾曲径四通八达,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是“南水北调,引黄工程”,必经之地。村内现有特色经济产业“大芦湖大米"“万亩生态荷花园”“大芦湖生态园”等特色产业。每年的这个时候,湿地里都会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
老刘说,留住了孩子们的心,也就留住了一家三口的身。虽然现在的孩子能通过电子商品了解更多的知识,但是像老刘童年时候做的下河捞鱼,地头割草喂猪的美好经历,是现在孩子们都未曾尝试,也从未见过的。老刘现在做的就是能让孩子们体会到那个年代他所经历的那些美好回忆,以及在家人陪伴下所感受到的那种幸福。
有了目标,制定了计划,老刘也就有了干劲。他说虽然现在村里好些村民已经从事乡村旅游若干年,也从中尝到了甜头。但是他的目标是让蓑衣樊村在乡村旅游的大道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敞。
回想十年来的乡村巨变,作为带头人,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不过,他不想躺在功劳簿上,面对乡村旅游近些年的发展瓶颈,他也在尝试通过他的方法把蓑衣樊变成乡村旅游的网红村。
这就是高青蓑衣樊的网红——农民老刘。
▼
只要关注抖音号,拼音全拼——nongminlaoliu,就可以看到职业农民老刘的日常生活,更可以感受到蓑衣水乡的美景美食。我们也希望蓑衣樊村因为农民老刘的努力越来越红,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