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 以人民为中心
毛泽东同志1917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的《体育之研究》提出,“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具备开展体育活动的条件,人民身体素养不佳。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1949年10月举行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提出“为人民的健康、新民主主义的建设和人民的国防而发展体育”的工作方针。随后,广播体操热潮席卷中华大地,成为了几代人的共同体育记忆。1952年,毛泽东同志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最高宗旨,是新中国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伴随着我国体育健儿在竞技赛场上实现突破,全民健身再次兴起。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成为社会热词,参与体育运动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热衷的生活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亲自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任务,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明确要求,到2035年,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2%;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
通过卓有成效的顶层设计,人民群众的健身意愿持续增长,国民身体素养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4亿,占比达到35%,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90%以上,人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初的35岁提高到现在的77.3岁。健身设施遍布城乡,我国体育场地由新中国成立初的4982个增加到现在371.3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0平方米。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到全国近90%的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民健身组织广泛建立,全国共有体育社会组织4.73万个,城市社区全民健身站点平均已达每万人3个。全民健身指导人员队伍日益壮大,统计显示到2020年底,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达到260万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86人。
数说全民健身——77.3岁
新中国成立初,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升,健身观念、健康意识的普及,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7.3岁。
4.73万个
全民健身组织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赛事的重要依托。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共有体育社会组织4.73万个,城市社区全民健身站点平均已达每万人3个。
260万人
全民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赛事开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达到260万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86人。
371.3万个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体育场地仅有4982个,且多集中在大城市。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71.3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0平方米。
4亿人
统计显示,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4亿人,占比达到总人数35%,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0%以上。(来源:中国体育报,部分图片转自新华社 戴天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