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活青山 做活产业——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调查

齐点淄博 2020-10-23 07:37:38 阅读量:

2020-10-23 07:37:38

  10月19日,《经济日报》7版刊登了《盘活青山做活产业——山东淄博市原山林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调查》一文,介绍了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森林“寻宝”,蹚出了一条新路,实现从荒山秃岭到金山银山的发展历程。

  面对改革发展中的种种挑战,国有林场如何渡过难关,探索出绿色发展的路径?位于山东淄博市的原山林场蹚出了一条新路。他们如何森林“寻宝”,扬长避短,实现从穷乡僻壤到金山银山的“蝶变”,走向绿富同兴?经济日报记者就此展开了深入采访。

  山东淄博,历史上因煤而兴,因陶瓷而闻名。就在这个老工业城市工业化的大潮中,一个1957年建场的老林场,不仅没有湮灭在历史烟尘中,还多年如一日地守护一方绿水青山,从一个“要饭林场”成为固定资产超10亿元,年收入超亿元,集生态林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于一身的国有企业集团,实现了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从穷乡僻壤到金山银山的“蝶变”,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国国有林场改革领军者。

  多年养护让原山林场这片绿海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原山林场供图)


  这就是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原山林场美丽嬗变的秘诀是什么?原山人如何在森林“寻宝”,扬长避短,走向绿富同兴?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这片绿海。

  再难也不能砍树

  60年前的原山是一片石漠化的荒山岭。原山林场的嬗变,正如从鲲化鹏,有着“水击三千里”的积累,更有看准“抟扶摇而上”之风口的智慧。故事要从林场“换帅”讲起……

  时针指向1997年春天。当时原山林场已建场40年,第一代原山人石缝种树,让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为建设绿色林场奠定了生态基础。但是,改革开放后,原本只会种树的原山人随时代大潮搞副业经营,却负债4000万元,难以为继。唯独林场下属单位陶瓷批发公司一枝独秀,盈利超百万元。此时的林场,迫切需要一位懂经营、会管理、有担当的领路人。此时,陶瓷公司经理孙建博临危受命出任原山林场场长。

  “想要看好林,就要养住人。首先要给护林员发工资。常言说3分栽、7分管,护林工作一定要保障,此外,还要建设防火道、森林设施,治理病虫害,这都需要投入。”孙建博回忆说。当时最快最直接的挣钱方法,就是伐一部分树,给地方煤矿做矿柱用,还可以卖一部分材料。但是孙建博坚决不同意。他说,“需要去市场上挣钱,把这片林子保住”。

  但现实很骨感。1997年,原山林场收到了72张传票。烂摊子怎么收拾?先堵漏洞,“止血”。林场处理了经营不善的36个人,把车卖了,把管理者的大哥大卖了,收回现金。下属亏损企业,能股份制改造的改造,能租赁的租赁。“要坚决堵住跑冒滴漏。”淄博市原山林场副场长王延成回忆当年的发展思路。

  林业经济这个主业也要升级改造。在一些荒地上,孙建博指导大家种上中药材杜仲。当时只有大拇指粗的杜仲小苗,2毛钱一棵,长到如今一棵直径40公分左右的杜仲要1万元一棵。“我们就琢磨着立足长远做事。”王延成说。

  想尽办法不负青山

  森林最怕什么?火!但是原山林场20年零火警。这是怎么做到的?

  原山林场周边有67个自然村。每年乡亲们上坟比较密集的时候,就是林业人防火神经绷得最紧之时。但紧密盯防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迁坟!原山林场购买了邻村的土地,在风景优美的北山坡建成了原山长青林公墓,每个造价3000元的墓地赠送村民,让散落在林场里的3000多个坟迁进去。在山东这个孔孟之乡,说服乡亲们迁坟难度可想而知,但原山林场还是坚持干成了这件事。

  关于防火,原山人还摸索出了“大区域防火”的经验。原山林场成立了山东省第一支专业防火队,每年冬季都要打烧70多公里的防火隔离带,有效地将火源阻隔在林区外围,实现了连续20年零火警。

  森林防护还有件大事,就是病虫害防治。原山林场坚决不搞化学防治。因为这5万亩森林,是在石灰岩山地条件下绿化起来的,全部是混交林。丰富的树种引来了上百种鸟类,形成了稳定的生物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原山林场的造林成活率从原来的不足30%,到现在已经达到了90%以上。森林覆盖率从建场之初不足2%发展到现在的94.4%。林场的蓄积量(活立木蓄积量)由过去的不到10万立方米,到现在已经达到了19万立方米,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林场。

  “原山人正是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这片绿色。这些年不论是面对工业大发展还是房地产浪潮,都不能毁坏它,坚决不让房子盖上山。”原山林场党委委员、副场长吴卫东说。正是这种坚持,让这片绿海如今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

  做活森林产业链

  金山银山,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守来的,必须开动脑筋从绿水青山中变出来。原山搞旅游,自然禀赋并不好,但是原山林场动作快,依托森林资源,做到人无我有,占得先机。1999年原山林场建设了山东省第一家森林乐园。开园后不久,就赶上全国第一个旅游黄金周。“突然一下就爆了!每天游客上万人次。当时连机关人员都来洗盘子、端菜,光切土豆丝就有10个人。我们还售卖自产的原山牌天然矿泉水和原山老酒工酒厂的酒,相关产业被盘活了。”王延成回忆说。就这样,原山林场以超前的意识和魄力赚取了第一桶金。

  林场搞旅游不能大开发,原山人就以创意见长,琢磨让风景动起来。去云南请来了傣族歌舞团,去新疆请来维吾尔族歌舞团……原山创办了山东省第一家民俗风情园,居住着傣族、苗族、景颇族、朝鲜族等多个民族的“阿哥阿妹”,他们穿着本民族服饰,盛装表演歌舞。现在流行的实景演出,早在20年前在原山就有了雏形。几年后,林场还清了全部借贷款。

  在旅游业上的创新,原山没有止步,山东省第一家鸟语林、第一家山体滑草场以及全国第一列以旅游景区命名的专列“原山旅游”号等。如今,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已是4A级景区,每年接待游客百万人次。在深山绿海之中,记者看到了熊猫馆里一只憨态可掬的网红熊猫“彤彤”。在全国林业系统,原山林场是第一家有资格引进大熊猫的林场。“彤彤”的饲养员原山林场职工郭传进告诉记者,“彤彤”不仅是游客眼中的明星,在网络上的粉丝也有百万,常有全国各地的粉丝慕名前来。

  旅游并不是以“林”养林的全部。2003年“非典”袭来,旅游业遭遇重创,原山林场损失不小。这次疫情让孙建博看到了旅游业脆弱的一面,开始琢磨拓宽产业,加速绿化公司的发展。

  绿化公司开始是出售苗圃栽培的树苗,后来逐步拥有资质开始承接各种绿化工程。原山人把绿色从林场带到了城市,承接了淄博市文昌湖、范阳河和孝妇河的生态恢复工程等,每年承揽工程总金额达上亿元。如今,原山林场和山东高速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山东高速的路修到哪里,原山的绿化就做到哪里。当然,在网络时代,原山林场的苗木生意是“买全国、卖全国”,全国林场谁家有啥树种,全在原山人的销售视野里;原山老酒工酒厂,以林为媒,将自己推销给林业界,塞罕坝林场的“赛罕人家”酒就由其贴牌生产;从去年开始,森林康养项目又成为原山发展的新亮点……林场的优势是森林,围绕“林”字,盘活青山,横向、纵向开拓产业链,原山人向绿色“寻宝”不亦乐乎。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在调查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原山林场20多年的摸索变革中,孙建博是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孙建博具有鲜明的企业家精神。他是一个做事用心用脑的人,有敏锐的经营头脑、开阔的眼界,更有“撞破南墙,墙外就是路”的坚毅和智慧。更难能可贵的是,孙建博有情怀、有担当,对事业重在追求不重占有。201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孙建博全国“林业英雄”称号,成为继马永顺、余锦柱之后,第三位全国“林业英雄”,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典范。

  做事成败关键在人,谋事高低重在思路。当越来越多这样的人出现,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中国就在眼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祝惠春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