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山东|《经济日报》点赞中国重汽——破局而立 向新而生
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重卡全自动焊装生产线。冯晓更摄(中经视觉)
10月31日,55辆由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生产制造的重卡依次驶出济南综合保税区,顺利出关。今年10月份,中国重汽重卡单月出口量突破1万辆,创造了国内重卡企业出口的单月最高纪录。
“山东重工重组中国重汽以后,2019年至2021年这3年,中国重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分别比之前3年增长56%、110%。这主要得益于破釜沉舟的重组改革和持续不断的创新研发。”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说。
重组改革添活力
中国重汽始建于1930年,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1960年,这里生产制造出我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八吨载货汽车。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中国重汽内部存在的体制僵化、效率低下等问题更加凸显。
2018年9月份,山东重工集团对中国重汽实施战略重组,拉开了这家重型汽车生产企业的改革大幕。
为了心无旁骛攻主业,中国重汽剥离了与商用车产业相关度不高的房地产、医院、低端零部件等经营业务,累计退出企业89家,非主业资产变现90亿元现金流,集团资产负债率从70.3%降到60.2%,主辅分离改革让中国重汽“专”起来。
中国重汽运营管理部负责人介绍,为彻底解决“大锅饭”问题,企业全面实行奖罚分明、优胜劣汰的考核激励机制,用“人人背指标、人人有压力”的方式,拉开员工收入差距。同时,企业还推行“班产量、日工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生产一线员工积极性。2020年,中蒙边境煤炭运输市场火热,现有重卡承重难以满足需求,技术部门收到反馈信息后,仅用3个月时间就改造出“一头双挂四箱”承重180吨的牵引车。
为了更好地激发企业活力,2021年6月份,山东重工集团召开“揭榜挂帅”推进会,中国重汽拿出116个急需攻关的科技项目,实施“揭榜挂帅”制度。“我当时就是通过竞标程序,承担了公司的科研项目,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中国重汽汽车研究总院副院长郭年程告诉记者,过去科研项目多以资历、职级来进行立项分配,现在对所有“揭榜挂帅”项目都进行了张榜公示,谁有本事谁揭榜。
“揭榜挂帅”制度根据项目难度、科技含量、成果转化情况等划定奖励等级,项目完成情况与研发人员年薪直接挂钩。若研发人员完成项目,公司将给予额外系数奖励;若完不成任务,则会倒扣工资。每个“揭榜挂帅”项目,中国重汽都至少拿出1000万元作为研发奖励。同时,研发人员完成项目、取得业绩都会与职务晋升挂钩。2018年才入职中国重汽汽车研究总院的徐英强,去年通过“揭榜挂帅”,一跃成为商用车线束、油路升级优化项目的负责人。“实行‘揭榜挂帅’制度以来,中国重汽研发速度提升近1倍,未来将会涌现出一批别人学不会、拿不走的核心技术。”郭年程说。
除了“揭榜挂帅”制度外,中国重汽还实行了“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三能”机制。通过公开竞聘等方式,“80后”干部占比从27%提升到68%,领导干部平均年龄下降5岁。同时,招聘中高端人才6800多人,其中博士学位人才从2018年的9人增加到现在的136人。中国重汽通过全面推进高目标、高竞争、高激励的市场化考核,彻底打破了“大锅饭”,充分调动了员工积极性,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创新研发增效能
想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重组改革的同时,还要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中国重汽坚信,唯有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挺直腰板和同行比拼。
走进位于济南市莱芜区的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车间,也是国内商用车行业首个“黑灯工厂”焊装车间,记者看到物流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来回穿梭,不停挥舞的工业机械臂在有序进行高精度作业。
“2020年2月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中国重汽持续推进该重大项目建设。一期项目的完成仅用了280天时间,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中国重汽集团汽车研究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这里将利用新能源、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单一、传统的整车产品升级为新能源、智能网联产品,把中国重汽打造成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全系列商用车品牌。”
为推动中国重汽从引进、模仿、跟随向自主研发的转变,中国重汽的研发投入从2018年的每年1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每年37亿元,4年累计投入100多亿元,数额超过此前10年投入的总和。同时,中国重汽还被认定为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型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如今,中国重汽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去年,25台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在天津港成功进行整船作业,为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新一代“黄河”重卡高端物流牵引车上市,产品各项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目前,中国重汽已拥有全系列商用汽车品牌,成长为我国重卡行业驱动形式和功率覆盖全面的重卡企业。
2020年11月初,中国重汽还接到了一项特殊的技术创新任务:用不到一年的时间造一辆冬奥会雪蜡车,还要实现“国内首创、世界领先、完全国产”目标。制造这种车辆的核心技术长期被冰雪运动发达国家垄断,在没见过原车型的情况下,中国重汽应用工程开发中心专用车设计部副主任刘希平带领研发团队通过测量滑雪板尺寸、打蜡设备长短,推算出车辆厢体尺寸,设计出功能分区。如同将一块块碎片不断拼齐,在研发团队的努力下,这台车的面貌逐渐清晰。
2021年10月27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中国重汽雪蜡车交付仪式在首都体育馆举行。这辆国内第一台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雪蜡车,采用了中国重汽集团自主研发的黄河重卡,集光伏发电储能、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于一身,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
眼下的中国重汽动力澎湃。今年前三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国内重卡销量同比下降近六成。中国重汽顶住行业下行压力,今年1月份至10月份,重卡出口同比增长54%。
“我们将用3年到5年时间,实现全系列商用车销量翻一番的目标,并建立起中重卡在主要细分市场的优势。同时,要在燃料电池、纯电动、混合动力等领域确保走在行业前列,把中国重汽打造成中国商用车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谭旭光说。(经济日报记着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