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故宫这次要“凡尔赛”一下
没想到 康熙和路易十四竟是“笔友”
“至高无上,最优秀、最强大、最宽宏大量、最不可战胜的亲爱的君主,我们最亲爱的好朋友……得知陛下您求贤若渴,希望在您身边和整个帝国内拥有诸多精通欧洲科学的博学之士,因此数年前我们决定派遣我们的臣民,六位博学的数学家,为陛下带来所有最新奇的科学知识,尤其是我们巴黎城内著名的皇家科学院所获得的天文观测新知……”
在法国外交部档案馆,存放着这样一封由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88年写给中国康熙皇帝的亲笔信。虽然信没能送达康熙,但信中所提到的“博学的数学家”还是抵达了清宫,他们携带来华的科学仪器和清宫造办处依此仿制的科学器具至今仍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并将在这次大展中展出。
路易十四写给康熙的信
关于这封信,郭福祥特别提到要注意它的行文,“你看它是平行的,就像两个朋友之间相互写信的感觉,能看出来路易十四对康熙是特别尊重的,他非常渴望建立双方的交流和友好关系。”
这一点,从路易十四送给康熙的“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也能看出,作为这次大展的“必看展品”之一,这块怀表可谓十分特殊:表盘上有蓝色透明珐琅和三朵金色百合花,这是非常流行的法国王室的标志,表壳背后还有一个路易十四的肖像,但怀表内部却雕刻着一条中国的五爪金龙。
郭福祥说,“这件东西在制作的时候,就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我(指路易十四)就是送给中国的皇帝的,我把我的像也刻上去,让你知道我是什么样子。我告诉你百合花是我们的象征,同时也向对方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看我很重视你,我知道龙是你们的象征。所以当时在制作的时候,一定是深思熟虑。”
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由此而来。
没想到 “高级定制”这么早就出现了
说到“高级定制”,很多人可能觉得是比较新的概念和风潮,但其实,早在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就责成广东粤海关,通过在广州的洋商,将制作意向和要求传达给西洋。乾隆时期,这种定制更为常见。
其中,“接单”最多的,就是法国。
关于“定制”的档案记载由来已久,但真正实物的出现,却是在近几年。郭福祥和同事经过大量研究考证,从故宫的藏品中找到了一些“确定无疑”的实物。比如这只乾隆款画珐琅菊花纹执壶。
乾隆款画珐琅菊花纹执壶
郭福祥说,“我的同事王翯发现,在执壶下面,有一个画珐琅的制作者的签名,仔细一查,他原来是法国塞弗尔瓷器厂的一个很有名的工匠。后来我们又在胎体上发现了当时具有标志性的金胎,交税的章戳等,都说明它一定是在法国制作的。”
取彼之长,互相学习。这种“定制”之举的产生,也恰恰是国家之间、文明之间深入交流的体现。
没想到 中国的风早就吹到了巴黎
18世纪的第一个新年,路易十四在他的宫廷举办了以中国为主题的舞会。这是欧洲“中国风”浪潮中的标志性事件,将法国对中国文化的狂热推向新高。法国王室和精英阶层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中国文化成为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的时尚。
中国的风,早在几百年前就吹到了巴黎!
大展现场
除了路易十四这位“中国迷弟”的追捧,17、18世纪中国风在法国的流行,还有很多体现:国王的衣帽间里放着中国的瓷瓶,壁上的油画是《南京的集市》,法国公主的“时尚单品”是中国折扇……
大展现场的瓷器
《南京的集市》油画
阿黛拉伊德夫人执扇肖像
而最值得一提的,则是路易十五的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在凡尔赛宫的私人房间“中国人厅”。
该房间在王后授意下以中国风格为主题经过两次重新布置。一次是在1747年;另一次是在1761年,王后向当时国王藏品厅的画家们定制了8幅描绘中国人茶叶种植和贸易活动的巨幅油画,装饰整个房间,她本人也参与了这些画作的创作。房间内还配以珍稀瓷器和非常漂亮的大理石花纹漆家具,成为当时凡尔赛宫中国风格房间的代表。
如今,这些曾吹向法国的风,又随着一件件来自凡尔赛宫的文物,吹回到中国,等待中国观众的品鉴。
没想到 从缘起到落地,已有十年
2014年,凡尔赛宫曾举办过一场名为“中国在凡尔赛——18世纪的艺术与外交”的展览,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效应,这直接促使双方萌生了将这个展推到故宫的想法。双方很快谈成了合作意向,并计划于2020年7月在故宫推出。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展览被推迟,且一推就是三年。在这三年里,故宫和郭福祥所在的策展组,一直跟凡尔赛宫保持着密切接触,商讨和确定文物等具体事项。
但延期也意外地带来了惊喜,随着2024中法建交60周年以及中法文化旅游年的到来,双方都感到,只展现“凡尔赛里的中国”是不够的,因为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影响也是相互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决定加入“法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将展览的内容变得更加丰满。龙与百合花的相遇,文明之光的相互映照,最终成为这次“联合大展”的基调。
上:故宫 下:凡尔赛宫
尽管这不是故宫和凡尔赛宫的第一次合作,但在郭福祥看来,这次展览却有着诸多特别之处,他兴奋地用了好几个“首次”来表达: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中国皇帝和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位法国国王,首次在一个展览中同时‘出场’;凡尔赛宫的中国风艺术作品首次大规模地在中国呈现;有关中国向法国‘定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文物的首次亮相……我可以很有底气地说,在这个展上,我们会用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好的设计,去向大家展现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
左:路易十四肖像 右:乾隆皇帝像瓷版画
大展现场
这次大展,若从缘起开始说,距今已有十年。在这十年里,许多新发现、新研究、新文物加入进来,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它,如今,它的可看性已经“拉满”,只等你来。
写在最后
在这次采访的最后,《夜读》问了郭福祥一个问题:文物在人类交流中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他给出了一个很诗意的答案:
“我一直觉得,人的交流常常会带有情绪,但通过文物、文化去了解对方,你会变得很平和。好的东西对大家都有吸引力,你在欣赏、品味它们的时候,可能就会想去了解制作出这么好的东西的人是什么样的,想去效仿和学习,进而产生人的接触、思想的碰撞。所以我觉得,文物的交流或者说文化的交流,应该成为人类交流的一个重要的辅助。万里之遥,不以为远。文明之光,相互映照。这也是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传递给大家的。”
春天,正是看展的好时候,约上你的“看展搭子”,走一趟故宫吧,看一看那些来自几百年前的文物,看一看那些凝结在文物里的文明之光。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 ——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2024年4月1日至6月30日 展览地点 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厅 本展览可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免费参观,但需预约。 观众可在“故宫博物院”小程序购票、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