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收藏!淄博市抗蛇毒血清储备医院、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蜱虫咬伤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定点医院名
近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名年仅 27 岁的女子在三亚游玩时,被不明生物咬伤。尽管紧急送医全力救治,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生命。这起悲剧,如一记重锤,敲响了人们对户外活动安全防范的警钟。
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逐渐升高,大自然展现出它最蓬勃的一面。然而,夏季也是各类动物活跃的季节,毒蛇、狂犬、蜱虫等都在此时频繁出没,户外活动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淄博市卫生健康委公布全市抗蛇毒血清储备医院、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蜱虫咬伤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定点医院名单,并为大家整理了毒蛇、狂犬、蜱虫咬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希望能为大家的夏日出行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
一、都有哪些动物可以传播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所有的温血动物普遍易感。不同动物在狂犬病的传播过程中角色各有不同,肉食、杂食类喜群居动物和翼手目动物可以贮存传播,草食类动物、家畜、人可以感染发病,但传播风险较低。在全球范围内,99%以上的人类狂犬病是由犬传播的。
二、分级和处置原则
根据我国目前的狂犬病流行情况,致伤动物传播狂犬病的风险可分三个等级:



三、如果被狗、猫咬伤抓伤,应该怎么办?
伤口处置越早越好,尽快到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进行处置。
对于轻微伤口(不导致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可第一时间自行处理伤口,用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伤口。然后及时到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进行处置。
四、怎么快速找到附近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
关注淄博疾控公众号——疾控服务——狂犬病处置门诊查看。




五、以前打过狂犬病疫苗,现在又被狗猫咬伤了,需要如何处理?
六、应该打狂犬病疫苗时耽误了,怎么办?
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无需重新接种。对于暴露后的疫苗接种,应严格按照程序时间完成全程接种。
一
什么是蜱虫

蜱虫背部

蜱虫腹部
蜱虫
俗称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色,小时候(幼蜱)6条腿,长大了(成蜱)8条腿。有时寄生在鼠类、牛、羊、犬等家畜体表吸血,(划重点)未吸血的蜱虫潜伏在森林、农田、草丛中伺机而动,当人们到野外游玩、草丛嬉戏时有可能被蜱虫叮咬。
二
蜱虫有哪些危害
局部危害:
蜱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
整体危害:
蜱虫又是重要的媒介生物,可以传播多种疾病。蜱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次吸血,而且往往会叮咬多个动物,导致不同动物携带的病原体经蜱虫传播,已知蜱虫能够引起诸如发热伴、森林脑炎、Q热、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多种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危害。其中发热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简称)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危害比较严重的蜱传疾病。
三
如何预防蜱虫
防患于未然,避免被咬是上策。
外出游玩时应当尽量避免在蜱虫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如果需进入此类地区,最好:
穿长袖浅色衣服;
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
不要穿凉鞋。
裸露的皮肤可以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驱蚊酯等。离开草地、树林时要仔细检查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及时清除(有时蜱虫会在体表持续吸血2-7天,外出归来要及时检查)。
四
发现被蜱虫叮咬如何紧急处置
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垂直皮肤表面向上拔),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损伤皮肤,严重的还可能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伏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发现蜱虫及时到医院处置更好)。

被蜱虫叮咬也不必有太大压力,绝大部分蜱虫叮咬后不会引起疾病(山区居民被蜱虫叮咬是很常见的,未必引起疾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外出旅行史和被叮咬的情况。
五
淄博市蜱虫咬伤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定点医院

(点击图片看大图)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宋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