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艺”,守住一座城市的诗意,传承一座城市的文化

齐点淄博 2020-09-08 18:00:11 阅读量:

2020-09-08 18:00:11

  一把小锤,一支竹笔,抑或是一口窑炉,笔起锤落,可能就是几十个年头的时间。

  谈起“守艺”,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词,可能就是坚持。从风华正茂的年纪到中年而立,甚至是耄耋之年,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漫步陶博会淄博守艺人展区,鲁派内画,琉璃灯工,笔绘刻瓷……除一眼惊艳,从20个陶瓷琉璃大师工作室的代表作品中,你能感受到的,便是时间与经验的沉淀。

  博山内画有很多传奇,张鹏与文静这对大师伉俪的内画情缘,无疑又为其中添上了绮丽的一笔。他们幼时各自追随父亲学艺,如今已经携手耕耘20余载。追求无止境,磨砺笔愈精,展区内,俩人的内画载体已经从鼻烟壶,不断地拓展到了方壶、圆瓶、甚至屏风上。

  “传承,不算难,难的是我们新的一辈让这一传承,走出去。”端详着父亲孙凤军的琉璃“挂霜葡萄”,守艺人孙磊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在今年这个更加国际化的陶博会上,我们想让更多人知道灯工这项工艺,看到淄博的‘守艺’。”箕引裘随,1996年,从小在作坊里长大的孙磊接过了父亲的衣钵,二十几年下来,孙磊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断地传承、接续着一份技艺。

  纵观古今,天下不是只有“大同”而无“小异”。细心者可以发现,穿过淄博守艺人展位,便是第二届中国(淄博)陶琉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展示区,一守,一新,似两个圆环交叉而行。

  采访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任波的过程中,在两个展区内来回穿梭成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儿。作品《太公封齐》布于淄博守艺人展区右侧,长达1.45米的琉璃灯作品包含了十匹战马、四辆战车,细细观摩,呈现的是齐文化元素与传统技艺的完美结合。同样出自任波之手的作品《心香透幽魂》,则获得了汉青陶瓷杯第二届中国(淄博)陶琉创意设计大赛的铜奖。融古今中外的灯工技艺于一身,任波作品里所传递的守正创新,不言而喻。

  继往开来、融会创新,我想,这也是“守艺”的意义。

  “扬海岱青风,撒娲皇遗彩”,多年来,淄博陶琉正经历着精彩蝶变。而这些专注陶琉的“守艺”人,他们本身就是陶琉创新的开拓者。无论是技艺还是思想,他们传递的,是淄博的文化影响力,守住的,是这座城市的诗意与乡愁。

  爱之,便护之,信之,做最坚强的后盾。淄博市陶琉轻纺产业发展中心评选出的20个陶瓷琉璃大师工作室,其守业、创新经历全部收入《淄博守艺人》一书。20篇文稿得以呈现,来自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更是“淄博人才金政37条”的落地实践。

  弘扬陶琉文化、传播工匠精神、引领行业创新、打造淄博品牌,在淄博陶琉发展多元赋能的今天,任何一个小小举措都是生动实践。

  譬如今天,我们正用“温度”,守住一群淄博陶艺人。


来源:大众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点击在线收听 1067节目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