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的“老人鞋”都不合格!简单5招,让你避开坑、给长辈选对鞋!
齐点淄博 2020-11-06 20:37:40 阅读量:
许多人也因其宣传的这些卖点,纷纷为自家长辈添置了“老人鞋”。
然而,“老人鞋”真的适合老人吗?
(图片来源于淘宝截图)
近一半“老人鞋”都是“坑老鞋”
曾有消费维权机构,随机抽取了市面上80批的老人鞋进行检测,发现:
有38批次的老人鞋样品,外底硬度不达标,占样品总数的47.5%。
除此之外,分别还有14批次样品耐折性能不达标,鞋底出现超长裂纹,鞋帮与底墙开胶;14批次样品耐磨性能不达标。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些不合格的老人鞋中,还有不少老人们钟爱的“大品牌”。
穿鞋不当,小心一身病!
除了存在“不合格”的风险外,实际上,“老人鞋”不一定适合老人,主要就是因为:鞋底太软了。
鞋底太软——会脚疼
老人足部脂肪垫变平,缓冲能力减弱,鞋底太软,极易因为路面不平导致硌脚、足跟疼痛,甚至引起足底筋膜炎。
鞋底太软——会崴脚、扭脚
柔软的鞋底,由于不能很好支撑足弓,耐疲劳性也较差,会增加崴脚、扭脚的风险。
鞋底太软——会引起足部炎症
过于柔软的鞋底,减震功能一般不好,这样就不能减轻走路时,路面对脚底板的冲击,容易引起老年人足部炎症。
Ps:另外,宣传能防滑的“老人鞋”经过测试后,也发现并不一定防滑,并且还不耐磨。在鞋底花纹磨损后,会在走路时给老人带来滑倒等致命危险。
这样看来,能扭成麻花或轻易对折的“老人鞋”,并不像广告说得那么“舒适、安全”,反而还可能给老人们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
所以,在给长辈挑选鞋时,没有必要专门挑选“老人鞋”,买鞋最重要的还是合脚。
5个标准,教你挑好合脚的鞋
1、前软后硬
鞋底前三分之一要足够柔软,能给前足活动的自由。而从足中到足跟,需要支撑身体,所以后三分之二的鞋底,硬度要逐渐增加。
2、鞋底不能太平
鞋底要有一定的厚度,并且,鞋跟部分要比鞋头高1~2cm,足弓部最好能有一个足弓垫作为支撑。
同时,还要选择鞋底沟纹深且多的鞋子,能够起到防滑作用。
3、鞋底还要有一定减震功能
手指用力按压鞋底,能看到鞋底下凹,同时手指能感到一个反弹力,就说明鞋子的防震功能还不错。
4、前脚掌要留有空间
老年人跖趾关节变大,因此前脚掌要留有0.5~1cm左右的空间,让脚趾能充分活动以免挤脚。注意,要以最长的那根脚趾作为测量点。
但鞋的后脚跟处就不需要宽松了,以免鞋不跟脚。
5、测试稳定性
穿上鞋后,左右两只脚分别往左右侧翻,如果脚踝很容易歪过去,说明这双鞋稳定性不好,容易崴脚。
Ps:除此外,老人的鞋最好不要有绑带和尖锐面,推荐粘扣款的,既方便老人穿脱又安全。
最后,要想鞋合适,试穿时还要注意:
双脚都要试穿,因为有可能出现双脚尺寸不同的情况;
检查下蹲、踮脚时,鞋子是否能完全包裹住脚部。
总之呢,给老年人选鞋子
不用迷信所谓的“老人鞋”
按照以上标准
选择合脚的鞋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