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丨沂源:打造县域整合型医疗服务格局
10月12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喜迎二十大 品质提升走在前”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沂源专场,邀请沂源县卫生健康局局长王世礼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沂源县是山区县,县内偏远地区老百姓就医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不方便的问题,请问王局长,针对这一问题,沂源县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提升县域诊疗服务能力,满足山区百姓看病就医需求?
近年来,沂源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偏远地区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依托紧密型医共体、医联体建设,着力打造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中心村卫生室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县镇村三级诊疗水平,逐步建立“以人为本”的县域整合型服务格局和“大病不出县、常见病不出镇、小病不出村”的分级诊疗格局,满足辖区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医疗需求。
持续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5年来,共投资12亿元,实施卫生健康重点项目建设,新建业务用房17.8万平方米,新增床位2080张,与2017年初相比,分别增长了106%和124%,千人床位数从2.9张提高到7.3张,县域医疗承载力大幅提升。在县级层面,组织实施沂源县智慧化远程诊疗中心、颈肩腰腿痛诊疗康复中心、康养中心等5大中心建设。投资10.3亿元,异址新建沂源县人民医院新院,新增床位1200张,新增停车位1200个,是该县建县以来单体建筑规模和投资额最大的民生项目,医院配备有512层CT、3.0T磁共振、GE及飞利浦高端彩超、瓦里安直线加速器等大型设备,建有“互联网+学科”的5G信息系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智能的医疗服务。在镇级层面,投资1.2亿元,实施卫生院基础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新建业务用房1万平方米,在全县12家卫生院均建成医学影像、心电远程诊疗系统,实现医疗健康+信息化服务全覆盖,既强化了基层基础,又提升了诊疗水平。在村级层面,深入开展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县616家村卫生室,达到市级以上标准的404处,达到县级标准的212处。自2019年起,该县在全市创新实施了中心村卫生室建设,投资3100万元建设107处中心村卫生室,配备心电远程、中医适宜技术等诊疗设备,覆盖278个村、22万人,有效解决了山区群众看病不方便问题,形成了15分钟健康服务圈。在县、镇、村三级基础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的同时,沂源县着重加强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结合山区县特点,经过科学谋划,增设了5处镇级120急救点,全县急救站点达到7处,创建4处镇级胸痛救治单元,完成了20分钟急救圈建设,提高了危急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不断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沂源县先后建成院士工作站2处、全国名老中医、泰山学者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21处,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建成国家示范防治卒中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心衰中心。省级以上重点学科达到20个,与省立医院、齐鲁医院等14家三级医院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宁医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成县镇村中医药服务网络,深入开展“五个全科化”试点工作,可开展中医适宜技术项目达到10大类26小项,有效推动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累计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50人,引进高水平人才262人,通过“县招镇管村用”模式,招聘乡村医生70名,为全县卫生健康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深入实施品质民生项目建设。沂源县先后实施了206名贫困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手术、5万名中小学生免费视力筛查、中医日间诊疗中心建设、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全覆盖等一系列民生实事项目。今年以来,在全县城乡同步开展“红心向党 医心为民”党建惠民行动,通过举办“医疗夜市”和进农村、“赶大集”等形式,免费送医送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实用的诊疗服务。目前,已组织开展各类活动310场次,受益群众11.5万余人。
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全县卫生健康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县域首诊率达到97%,全县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92岁,有力的满足了山区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下一步,沂源县将严格按照省、市部署安排,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会干事、特别敢担当”的“沂源铁军”精神,用心、用情、用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暖心的卫生健康服务,推动沂源卫生健康事业向“高品质”迭代升级,为健康淄博建设贡献沂源力量。(记者 张铭)
编辑:张铭
值班主任:李玮
校对:杨天宝
编审:王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