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好家风|孙萌杰:我的家风故事
都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对此十分认同。我生活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但有一位让我引以为傲的父亲,他的言传身教一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人生。
我的父亲今年80 岁,是一名老党员,退休前曾担任过区直机关领导职务,一生中他都在教育我们兄弟姐妹四个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小时候,父亲的工资是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生活中经常面临诸多困境。当年别人家的孩子都盼望着过年,能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我们兄妹对于过年却没有太多的期盼,因为即使过年我们也不会有新衣服穿,没有好东西吃。兄弟姐妹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完老二穿,很多还是亲戚朋友替换下来的。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穿上新衣服就格外眼馋,有时忍不住会向父母撒娇抱怨。此时,父亲就会给我们讲毛主席一件睡衣补了73次穿了20年的故事,列宁同志穿着带有三个弹孔旧大衣的故事......
现在我们兄弟姐妹都已成家立业,有的在国家机关工作,有的在事业单位上班,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许多,但是我们仍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这些都源于父亲的教诲、家庭的熏陶。我也总是不经意间把父亲教育我们的话说给自己的孩子听,也希望将来他能够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将勤俭节约的家风传承下去。
父亲时常教育我们“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担任某乡镇党委书记,一天有一位村办企业的厂长带着两筐苹果兴冲冲地来到家里,感谢父亲对他们企业的扶持。没想到父亲却大发雷霆,让他把苹果带回去,同时教育他把心思用在企业的发展上,多为老百姓谋福利,不要搞这种不正之风。那时水果特别稀少,我们家也就是过年过节的时候买一点,平时根本吃不到。我们第一次见父亲发这么大的火,只有眼巴巴地看着来人将苹果带走,心里非常失落……
没想到,当天晚上我们一人手中多了一个苹果,原来是父亲特意嘱咐母亲去买了一些回来给我们解馋,那晚的苹果格外得甜!
1993年,父亲已经担任了区土矿局局长。一天,有人来到我们家放下3万块钱匆匆离开。后来得知是一个用地单位想让父亲帮忙。当时只有母亲在家,她拿上钱追出去却没有追上,父亲回家后得知此事,第二天便将钱退了回去。那时候我的外婆得了肺癌已经晚期,急需进行治疗,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如果留下这些钱,就是救外婆命的稻草。为了给外婆治病,父母花光了多年的积蓄,并向亲戚朋友借了外债。外婆在做完手术的第七天,拒绝吃药打针,坚决要求出院,更反对做化疗。当母亲哭着求她再接受治疗时,外婆伸出瘦得皮包骨的手抓住母亲的衣袖说:“孩子,别瞎忙了,我明白这是一种啥病,你们已经尽力了。”母亲悲伤地跑出病房,偷偷地流泪,父亲站在身后轻声说:“我对不起你,是我让你行孝不成,如果那钱没退,老人就有救了。”但母亲坚决地说:“那笔钱绝不能要。”两个月后,外婆病重不治离开了人世。对父亲来说,失去亲人是痛苦的,可不取不义之财自己又是心安理得的。
好的家教,胜过好的学校;好的家风,强于万贯家财。古人云“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父亲多年的教诲,以身作则的示范,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印记是父亲一生为人处事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我们家不断延续、传承的优良风气。
(孙萌杰: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权属调处科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