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沣水镇:链合“三张网”,打通基层治理服务“双跑道”
今年来,沣水镇聚焦基层联动协调不畅、服务质量不优和群众参与度不高等治理难题,以“有解思维”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整合资源、消除壁垒、转变职能、下沉服务,推动“网格网”“数据网”“联动网”从“单兵作战”变为“组团协作”,以“三网链合”,实现“全民共治”“全民服务”的同频共振。
一、“网格”全域提升,信息“触角”更灵敏
沣水镇积极探索“网格整合”管理模式,延伸网格覆盖面,理顺网格脉络,打造一支全科网格员队伍,畅通“最后一公里”。一是延伸网格“触角”,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全员共治”乡村治理模式,全面打响“红色领跑、蓝色代跑”品牌,充分培育发挥党员、志愿者“8小时外”力量,在全镇划分网格91个,确定网格长(副网格长)241名、网格员1014人,统筹整合综治、安全环保等专业领域100余名网格员,实现网格全范围、全领域、全方位覆盖。二是建立一套经过实践考验的网格管理机制,结合本地实际,精准定位网格职责,确定日常工作清单和流程,确保网格事项清晰,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不留死角。三是常态化实施网格员积分考核,积分每月可在“积分超市”进行物资兑现,同时作为年度“最美沣水人”“星级文明家庭”“红旗网格”等荣誉评选的主要依据,通过积分兑换、网格评比等方式,有效激发网格员服务热情,及时将服务输送到各网格,将需求传送回组织,真正把“村里事”“群众事”当成“自家事”来办,真正实现了“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二、“数据平台”全域整合,数据“大脑”更精准
探索“一网统管”治理模式,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打造“1+1+1”“数字沣水”大数据管理平台。一是“1张图”,制作辖区42平方公里二维地图,全方位展示辖区村庄、路网、企业等各项基本信息,标注建筑物、农田、林地、建设用地等地块基本性质,做到镇域基本信息全面覆盖、不漏死角,数据大屏(热力图)全景展示;二是“1张网”,链接区、镇、村三级“智慧网”,接入农业、安全环保、“秀美沣水”公众号,手机APP等领域站点,实现“一网统管”,形成委办之间的联办、协办的横向协同管理,形成网上流转与线下办理同步操作的立体管理模式;三是“1个中心平台”,搭建基层党建、三资管理、安全环保、社会化管理等8个信息管理子平台,集网上办件、人员管理、信息采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大数据分析等于一体,初步实现部门信息横向联系、上下信息纵向互通,有效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最终形成集信息收集、问题受理、行动调度、人员管理为一体的基层治理“智慧大脑”。通过精准的大数据分析,对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充分了解群众需求“痛点”,抓住社会治理的“盲点”,使基层服务变“群众跑路”为“信息跑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有效释放“数据”红利。
三、“镇村联动”全域协同,服务“系统”更精细
着力打造镇村两级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组织体系。一是无缝对接,一站服务,让群众少跑路。着力推进“三个三”模式建设,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的代办功能深度融合,实现“一站式咨询”、“一站式办理”,极大减少了中间环节和办理时限,变“群众折返跑”为“镇村一站办”,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快联快畅通。二是采取“专班化运作”模式,通过有效整合各委办、村居(社区)和社会组织,建立“团队专班”的工作方法,将“行政要求”直接转变为“工作指令”,将“单一调处”转变成“联调联控”,通过定目标,排期限,制定“任务表”,绘制“时间图”,明确“方向标”,分工协作,有效实现基层治理服务的“同频共振”。三是坚持“一线工作法”,充分发挥镇包村干部挂包作用,将上级各项政策要求做好传达和指导落实,及时收集村居群众诉求,帮助解决发展困难,确保镇村两级政令畅通、高效协同。
来源: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