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蚯蚓书记”刘昌法(三)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百姓 扶贫有办法

齐点淄博 2021-03-31 20:00:19 阅读量:

2021-03-31 20:00:19

2012年到2021年,从博山区上小峰村,到博山区西沙井村,到沂源县石柱村,再到淄川区东东峪村,饮用水厂、旅游民宿、农家乐、食品加工基地,一个个扶贫项目相继建立,刘昌法帮扶的四个村贫困群众不仅全部脱贫,还走上了致富路。

驻村帮扶的9年里,刘昌法的父母先后去世,而刘昌法忙于村里的工作都没能陪在老人身边。

淄川区太河镇东东峪村村民胡立忠:我下地回来看见刘书记了,和他开玩笑我说怎么两天不见你了。他眼里含着泪说我母亲去世了,我说你母亲去世了你不在家休息几天,处理处理家务。他说村里有个事挺急。人家他母亲去世了他都不顾家里的事,来到咱这里,确实很不容易。

2020年5月,叮咚小院1-5号院正式开业,吸引了滨州、东营等周边城市的游客。看到民宿能赚钱,村民们打消了顾虑,纷纷自己动手改造自家的房子。

淄川区东东峪村第一书记 刘昌法:去年八月份第一户投入运营到年底他就实现了两万多块钱的收益这样只要有收益老百姓他就有积极性所以说今年我们想再继续争取扶贫资金继续引导群众支持群众来发展中低档的民宿与我们村里的高端民宿实行一种互补性错位式发展

今年,东东峪村在继续扩大民宿的基础上,沿河打造酒坊一条街,到时候村民的致富路将更加宽广。驻村九年来,刘昌法带领四个村的老百姓摆脱了贫困,先后荣获了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在9年驻村期间,刘昌法数年如一日,坚持记工作日志,至今已达80多万字,成为他扶贫实践和心血付出的真实写照。他在日记里写到“我愿做一条蚯蚓在贫瘠的泥土里耕耘,为乡亲们带来丰收的年景”。

博山区池上镇上小峰村村民 宋元仓:有些贫困户老党员他一天能去好几次,给他们送医、送药、领着医生来(义诊)。贫困户他自己能掏出钱来给他们买点东西,去看看他们,所以说确实产生了非常深刻感情

长期的一线坚守,刘昌法摸索出了和父老乡亲打交道的“三字经”,并写在了自己的《工作日记》中:“真挚朴素的百姓情怀,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感情基础和动力之源。我体会在日常工作中,应努力做好三个字:走、看、说。‘走’,就是多往群众家里走一走;‘看’,就是遇到村民生病住院或者每逢家里有婚丧嫁娶事情的时候,多去看一看;‘说’,就是要替老百姓说公道话、办公正事,不能回避矛盾,更不能敷衍百姓。这样,群众自然会信赖你、认可你、支持你。”

淄川区东东峪村第一书记 刘昌法:扶贫就是一个良心活它没有什么技巧我就总感觉到站在农村的大地上,和老百姓在一起感觉踏实。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