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淄博·挺好的① | 山西姑娘扎根淄博的N个理由
编者按:
大城市给了拼搏的年轻人无限的遐想,他们努力找寻属于自己的天地。“纳得下车水马龙,也容得下人声嬉闹”,淄博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内心安定的地方。
为吸引更多人才留淄,淄博市着力筑巢引凤、招才引智,建设多彩活力的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截至9月底,淄博市今年已举办“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141场,累计服务企业2186家,达成就业意向12904人,其中博士39人、硕士1727人、本科7244人。他们选择来到淄博,在努力工作、追求理想的同时,也在晨起暮落中享受着城市生活的美好。
淄博市委网信办、淄博市人社局、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我在淄博·挺好的”栏目,走近青年人才,倾听他们讲述与淄博的故事。
与淄博的不解之缘
11月22日,初冬的淄博余晖仍暖。就职于世纪天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数字编辑工作的张丽萍关上电脑走出办公室,来自山西晋城的她在忙碌充实中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曾有很多人问她,她一个山西姑娘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到淄博上班?她会说:“来淄博,挺好的。”
张丽萍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在2016年考入了山东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了留在山东。
“读研期间,山东热情好客的风土人情让我爱上了这里。”张丽萍说,2019年临近毕业,大家都在忙着或找工作或继续深造,她对山东已经产生深厚感情,于是最终选择留在这里。
她告诉记者,受一名家在淄博的学姐邀请,在校招时,她面试了公司驻地在淄博的世纪天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那时,与她同籍的男朋友李云峰还在北京工作。
“当她把去淄博工作的想法跟我说了之后,我全力支持她,还想如果条件可以的话,我也会去淄博,当一把‘上门女婿’。”李云峰笑着说。
就这样,张丽萍带着对未来职场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9年7月硕士毕业后来到了淄博。
张丽萍说,初到淄博时,这里还是跟她的想象有出入的。曾有人跟她说,毕业之后回家乡最好,离爸妈近;也有人跟她说,年轻人就应该多去大城市闯闯,开阔眼界。而这些都没有动摇她留在淄博的决心,喜欢慢节奏生活的她依然觉得淄博跟她的“灵魂”还是很契合的。
张丽萍和李云峰于2019年底喜结连理,虽然两地分居,但张丽萍也不觉得苦,每次都会跟李云峰说:“我在淄博挺好的。”
“我享受到了人才金政”
豁达乐观,这个爱笑的山西姑娘不知不觉已在淄博生活了两年半时间。
作为一个外地人,时不时会有人问她,你觉得淄博怎么样?她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安适、温暖、舒心,这三个词是张丽萍在淄博生活的感受。
“从学校刚跨入社会,自己多少有点不适应,好在有单位同事和领导的关怀帮助。”张丽萍说,一个人在外生活,多少还是有些“落寞”的。
后来,淄博的“大动作”让张丽萍吃了“定心丸”,那便是人才金政37条。
“只需要网上申请,提交相关材料通过后,像我这样的研究生便可以每月领到2000元生活补贴,对于我们这些外地人而言,这是很大的慰藉与支持。”
淄博为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来淄就业创业,根据《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引才用才工作的若干措施》,制定了《淄博市高校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实施细则》,对2019年11月21日之后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就业登记、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人才给予不同层次的生活补贴。
张丽萍、李云峰在山东大学门前合影。
“2020年底,我辞去了北京的工作也来到了淄博,和她一起在淄博安家落户。”李云峰说,遗憾的是,自己不符合人才金政补贴的发放条件,但两个人能够在淄博团圆,也挺好的。
“淄博的老城沉静有序且温馨,新城时尚活力又方便,在新与旧之中,我们和淄博都在成长。”张丽萍说。
诚然,如张丽萍所说,或许淄博不够完美,但想留住人才的心是真切的,营造的生活环境也是温暖的。
留在淄博,挺好的
“我经常跟别人说,别看淄博是个不大的城市,但是生活别提多方便了。”
张丽萍告诉记者,一辆电动车逛完市中心是他俩生活的真实写照,从万象汇到印象汇,从银泰城到富力万达广场,淄博的年轻业态给众多年轻人提供了休闲消遣的好去处。
“我俩比较喜欢吃淄博烧烤,在小炉子上自己边烤边吃,跟其他地方的烧烤很不一样。”李云峰说,还有很多之前从未吃过的博山菜,经常让他俩大饱口福。
现实生活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谈到未来的生活,张丽萍、李云峰表示,现在两个人的收入都还算可以,争取不久后能够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因为他们知道,淄博对新引进或新培养的毕业5年内硕士研究生到本市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职工作的,一次性发放购房补助8万元。这对他们留在淄博也是一种支持。
“虽然淄博不是我俩的故乡,但我们对这里的印象真的很好,很想在这里扎下根来。我们在淄博,真的挺好的。”张丽萍说。
或许淄博的魅力就在于此,虽然没有一线大城市的繁华热闹,但温暖的烟火气让人无限留恋。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良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