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400个村搭上旅游扶贫“班车”,释放巨大市场潜力——文旅扶贫,让“乡愁”变现

齐点淄博 2020-10-21 18:48:07 阅读量:

2020-10-21 18:48:07

 山东文旅扶贫系列活动走进黄河滩区,在惠民一花海景区现场直播带货。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乡村旅游成为消费主流。据不完全统计,8天假期,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141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消费113亿元。走进乡村,人们不仅寻得见乡愁,还能把载有家乡记忆的物产买回去,一买一卖间,释放了乡愁“变现”的市场潜力。
  10月14日,记者走进兰陵县压油沟景区的传统记忆街区,一个个手工作坊,呈现出鲁南地区传统的手工技艺。“游客多的时候,我一天能卖6000多元,疫情期间,通过‘直播带货’卖咸菜,我已经圈粉6000多人了。”咸菜坊负责人海燕是嫁到压油沟的湖北人,她坦言,村里原来一穷二白,年轻人都走光了,但自从发展乡村旅游,自己把咸菜店开进景区后,日子越过越好。如今一年下来,能赢利10多万元。
  海燕告诉记者,她的咸菜坊目前经营20多种咸菜,还是当地一处扶贫联络点,周边4名贫困群众在这里打工有了固定收入,商业街已经成为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新归属。在“旅游+扶贫”的试点中,各地形成了一系列“旅游+扶贫”的模式,比如“景区带农户”“旅游企业带农户”“合作社带农户”“公司+农户”等组合形式,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扶贫效应,过去只从事耕作的农民直接进入第三产业,实现脱贫。10月10日,“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在北京发布。其中,我省临沂市兰陵县压油沟村、威海市西山后村、临沂市沂南县、枣庄兴隆庄村、淄博中郝裕村5地榜上有名。
  “把扶贫款项当作劳动报酬发到贫困户的手中,不仅是帮助他们有尊严地脱贫,更是对勤劳致富的鼓励。”在青岛欧亚集团助力下,枣庄市山亭区兴隆庄村走上了为贫困户“授渔”的可持续扶贫之路。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兴隆庄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为31位贫困群众安置就业,他们通过劳动,人均年增收18000元。“十一”黄金周期间,这里的乡村游再次火爆,用餐高峰持续翻台,高端民宿一房难求。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互联网+文旅+扶贫”已经成为新的精准扶贫方式。10月16日,山东文旅扶贫系列活动走进黄河滩区,集中为我省沿黄九市扶贫产品“直播带货”。“盯紧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是我省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孙树娥表示,结合黄河文化旅游品牌,我省培育了一大批文旅扶贫项目,此次文旅扶贫活动,以黄河为大背景,文旅搭台,扶贫唱戏,把山东沿黄九市精彩的文化创意、非遗产品、黄河自驾游后备厢扶贫工程等文化旅游扶贫成果,通过网络手段传播出去,目的就是让黄河滩区贫困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一边带领乡村群众脱贫致富,一边给游客提供美好的生活体验,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我省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落实省财政资金4.39亿元,为58个财政困难县全部配发了流动文化服务车,总价值近1200万元,向400个旅游扶贫村拨付3.27亿元用于旅游扶贫项目建设,直接和间接带动30万人增收,400个旅游扶贫村、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村、深度贫困地区群众受益。
  截至目前,全省400个旅游扶贫村中,有77个已经进入乡村景区化评估名单,占参与评估乡村总数的三成左右。其中,8个贫困村跻身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人次和消费水平节节攀升,成为引领齐鲁乡村游的新标杆。


来源:大众日报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