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商亲商,山东人有传统有创新

齐点淄博 2021-12-23 20:03:00 阅读量:

2021-12-23 20:03:00

2021年,山东省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水平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连续两年入选营商环境最好十大省份,今年位列全国第5名。

山东的重商、亲商传统,由来已久。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也被称作“齐鲁大地”。齐人尚功利,鲁人崇礼仪,文与商在山东大地上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孕育了独特的儒商文化。
搞懂儒商的经营逻辑,要从三个人说起。

图片
招商引资,管仲有妙招
图片

第一个人叫管仲,春秋时期齐国人,是霸主齐桓公的左膀右臂。
图片
△管仲像。
齐地临海,农田不多,管仲就因地制宜,做起海洋和盐业的文章。他致力于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使齐国很快强大起来。
为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他为外来商人提供宾舍和交易的场所,对外商货车一乘的提供商人伙食,三乘的兼供给饲料,五乘的并供给饲养人,可谓无微不至。
在一系列重商政策的推动下,齐国很快成长为东方大国,并在齐桓公时期成就了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的霸业。
图片
△齐国临淄复原模型。
管仲的经济思想,主要反映于他的《管子》一书,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作品,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值得称道的是,管仲在《奢靡》《揆度》等篇中,系统阐述了消费对于生产和经济的促进作用。2500多年后,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巨著《通论》问世,熟悉《管子》的人惊讶地发现,这两部跨越数千年时空的理论著作,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片
子贡经商,得到孔子的点赞
图片

第二个人叫子贡,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也是一位经商高手。
图片
△子贡像。
现代人都认为孔子和儒家重农抑商,反对经商,其实不然。对待爱徒子贡经商这件事,孔子的态度很有意思。
《论语·先进》记载,孔子说:“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这句话的意思是,颜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却穷得叮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不被命运摆布做起生意,猜测行情,且每每猜对。可见,孔子并不反对子贡经商,还颇为欣赏。
子贡头脑灵活又宅心仁厚,孔子对这位弟子青睐有加。有一次,孔子在颠簸的马车上对子贡说:“一个国家有足够的粮食,强大的军队,对民讲信,可也。”子贡问:“必不得已而去一者,去掉哪一个呢?”孔子曰:“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再舍一样呢?”孔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宁可无食,却不能无信。孔子视一个“信”字比生命还重要。
图片
△孔子像。
老师的教诲,让“信”的理念融进了子贡的血液,也融进了他的经商之道,这大概是子贡与一般商人最大的区别之处,奠定了儒商文化的基础。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相当的笔墨对这位商业巨子予以称赞,肯定他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图片
范蠡发明秤,立下公平交易规矩
图片

第三个人叫范蠡,曾辅佐越王勾践成功逆袭,后来成为中华“商圣”,更被民间奉为“财神爷”。
图片
△范蠡像。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完成了称霸伟业后,果断弃官而去,以保全身家性命。按照《史记》的记载,范蠡乘舟浮海到达了齐国,改名换姓,自号“鸱夷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此后,他在山东大地三次经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财,留下佳话。
在经营中,范蠡坚持以诚信为本,既不以次充好,也不坑害同行,所以在商界口碑极佳。赚得丰厚利润之余,范蠡没有忘记履行社会责任。每到灾害时节,范蠡总是大张旗鼓地施粥赈灾,并主动将自家的商品降价销售,一系列的惠民义举使他得到了穷苦百姓的拥戴。
在齐国,范蠡发现老百姓在集市上交易时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只能凭肉眼估计重量,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一天,范蠡走在路上,看到一名农夫从井里打水,受此启发,回家连夜搞研发,设计出了史上第一杆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计量货物重量的工具。
图片
△范蠡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古代一斤为十六两,秤杆上对应着设置十六处标记。范蠡将标记特意设计成了星星的图案,宣称分别是象征“天”的南斗六星、象征“地”的北斗七星和象征“福禄寿”的三星。他告诫商人们,秤上有“福禄寿”三星,如果缺了一两,就缺了福;缺了二两,就少了禄;缺了三两,就短了寿。
如此一来,每当商人想要克扣斤两时,心里不免会嘀咕:为了偷赚几两就冒着短了“福禄寿”的风险,值得吗?范蠡制秤,不仅为后世商业经营制定了规则,更树立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儒商精神,在山东大地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商业活动以逐利为驱动力,存在天然的缺陷,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修齐治平”等理念,恰恰能为商业活动提供一种道德约束、精神规范。有了前辈们的好榜样,诚信经营、取之有道等成了一代又一代商贾的理念。
图片
△儒家的理念可以弥补商业活动的缺陷。
在近代,孟子后裔、瑞蚨祥掌门人孟洛川,“以德为本、以义为先、以义致利”,祥字号遍布全国,开创了股权激励和连锁经营的先河。新中国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就是由瑞蚨祥承制。
在海外,世界著名企业家、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以儒家经典《论语》为经营指南,创建了三家世界500强企业。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正是因为有了阳光的价值观,商业活动才能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感染力,这正是儒商的魅力所在,也是齐鲁文化对商业发展的一大贡献。

图片
优化营商环境,敢于“吃螃蟹”“放大招”
图片

今天的山东大地,依然在书写新的商业传奇。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儒商们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为此,山东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大招频出。
图片
△建设中的济南CBD。
企业开办方面,山东目前企业开办普遍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在全国率先将“一业一证”改革由20个行业增加到50个行业,实现全省2个以上行政许可事项的行业全覆盖。
企业注销方面,山东在全国首批推行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山东率先在全省推行营业执照与许可证件联合开办、联合变更、联合注销“三联办理”,让企业享受立体化全方位服务。
行政审批效率方面,山东在全国率先从市政报装、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6个方面,合并同阶段同部门审批事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由73项压减到48项,少于全国平均数27%。山东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多测合一”改革,全流程测绘时间压缩三分之一,综合费用降低20%。
数据创新应用方面,山东“一网通办”总门户已上线“跨省通办”专区,在全省195个政务大厅开设通办专窗,推进“沪鲁通办”试点。同时,山东省大数据局围绕社保、医疗、教育、养老等重点领域,今年还新推出了107项“全省通办”事项,目前已全部实现落地。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山东同样亮点不断。山东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春笋行动”、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今年以来,全省新增发明专利3.03万件,同比增长49.2%。截至目前,全省有效发明专利14.69万件、同比增长26.1%;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较2020年底增长22.3%。
图片
△“跨省通办”专区已上线。
通俗点说,这些改革改革服务措施囊括了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企业最关心、最经常遇到的问题都给出了优化方案。哪里痛改哪里,政府多担当一些,就能省去企业不少烦心事。
对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程序和事务性的难题少了,企业自然愿意在山东扎下根,心无旁骛地聚焦主业,做大做强。
营商环境怎样,企业会“用脚投票”。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山东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310.5万户,同比增长11.92%,市场活力稳步增强。可以说,山东经济转型向好,蓬勃发展的市场主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尝到“甜头”的山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必会有更大的气魄和动作。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