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芳华•风采|沂河源教师周艳歌:三千里支教路圆山区孩子求学梦

齐点淄博 2022-03-08 09:51:12 阅读量:

2022-03-08 09:51:12

编者按:

春风如你,熠熠生辉。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她”:在你生命的最初,她的角色无人替代;在你人生途中,她始终伴你左右……

虽然她们有着不同的模样、不同的性格;尽管身处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岗位,但是,她们却共同撑起了“半边天”。

因此,在第112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联合淄博市妇女联合会等相关部门推出《春风如你——致敬最美巾帼奋斗者》特别策划,透过她们不同的面孔,讲述她们的故事,展现身为新时代女性的风采,致敬齐鲁大地上的最美巾帼奋斗者……

周艳歌是来自沂源县沂河源学校的一名老师,她热爱教育事业,奋战在教学一线24年,始终坚守教师本色,提升育人水平,用爱心与奉献串起了自己光荣的教书育人路……  

优异的教学工作使她先后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学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省三八红旗手、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入选市首届名班主任建设工程,多次荣获省、市、县优质课、公开课比赛一等奖,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

助力山区孩子求学梦

2019年,市里选派优秀教师赴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支教。因为有在乡镇教学的经历,周艳歌深知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考虑自己在教学方面也积累了经验,“扶贫援教,助力山区孩子求学梦”的想法油然而生。    

但是,“儿子面临高考,丈夫在乡镇工作,顾不上家”。这些,又打消了她的念头。丈夫看出了周艳歌的犹豫不决,对她说,“你是老师,能有机会去西部山区支教,帮助贫困孩子,这是一件好事、善事!你就放心去吧,家里有我!”

乘飞机、转火车,坐汽车,周艳歌辗转15个小时,到达支教的石柱县马武镇中学。    

3000里的距离,让她看到了另一个世界。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群山中盘旋,太阳永远淹没在雨雾中,夏天是闷热的,冬天是湿冷的,床铺离不开电热毯烘干,不然潮湿的受不了。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室里没有网络,学生底子薄……再加上远离亲人、水土不服、语言障碍,困难叠加,现实远远超乎了周艳歌的想象。

怎么办呢?看着乡间的孩子们清晨五点多徒步走进学校的身影,和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周艳歌暗下决心,“唯有坚定信心尽快适应,唯有咬紧牙关逐一克服,才能不负重任”。

精心上好每一节课

为创设高效的多媒体课堂,周艳歌开通了流量卡,搜集资料、制作课件,生动有趣的网络教学,为山里孩子打开了另一个世界。    

针对语文基础弱的学生,她主动请缨,早、晚加班辅导。从6点的早读到晚上9点半的最后一节自习,她都穿梭在两个班的讲台上。深夜,回到宿舍备课,准备第二天的教学任务。支教宿舍的条件很简陋,没有纱窗,周艳歌找了一块旧床单挂上,但是根本挡不住肆虐横飞的虫蚊,浑身被叮咬的满满疙瘩,红、肿、痒难忍,一瓶瓶扑尔敏,陪伴我度过了一个个难捱的夜晚……每每静下来,站在窗前望着家的方向,看着桌上家人的照片,周艳歌忍不住泪花翻滚。那段日子,她下了最实的苦功,让两个最弱的班走到了前列。

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石柱县属高海拔地区,是全国重点贫困县,生活条件苦,村里三分之二的人都去了遥远的城市打工。孩子常年与父母聚少离多,特别需要关心和疼爱。这些,周艳歌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刻关注着班里每个孩子的变化。

那是一个周五的第四节课,一向学习认真的董菊同学一直趴在桌上,脸色蜡黄,周艳歌走过去扶起她,才得知她已经腹痛一天了,没吃一口饭。周艳歌顿时感到情况严重,立刻拿起伞,冒着大雨背她去了镇上的卫生院。陪她做完验血、B超等检查,医生确诊是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即到县城医院手术。周艳歌陪她打上吊瓶,千方百计的联系上孩子的父亲,等着他从大山里骑车赶来……直到送他们坐上了去石柱的汽车,她才返回学校。

这时,周艳歌脱下鞋子,才发现双脚已经被雨水泡的发了白。两周后,孩子康复返校,跑到办公室找周艳歌,眼里盈满了泪花,说,“谢谢您周老师,是您救了我一命!”周艳歌心疼地把她紧紧搂在怀里。

从那以后,周艳歌就更加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冬天,这里湿冷透骨,教室里没有暖气,门窗为了防止泥石流和地震逃生不能关,孩子们的脸冻得通红。她就为班里70多名孩子,每人购买了一条厚围巾,紧紧地裹住他们布满冻疮地小脸庞。针对家境贫困的孩子,周艳歌主动联系爱心人士,为20名贫困生购置了新书包,资助2名特困生完成学业。平时,还把家人寄来的沂源红苹果、煎饼等特产,与学生们分享,让他们感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温暖。

无悔支教路

一年的时光悄然而逝。结束支教的前一天,当周艳歌走进教室,同学们鸦雀无声。班长突然站起来说,“老师,谢谢您!我们要跟您拍照!”讲台下一片晶莹,没有一个人提“别离”二字,但都心照不宣。就这样,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珍藏进了我的相册。

周艳歌上完最后一节课回到宿舍,同学们一拥而至。“老师,我为您画了一幅画!”“老师,我们凑钱给您买了一支钢笔”“老师,我帮您系好背包带子了,路上背着不累”“老师,这是我们从网上给您定制的手机壳,上面印满了我们每个人的名字,这样,您就能天天看到我们了!”……一句句熟悉的土家话语,那样真诚,那一刻,周艳歌泪如雨下。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将最美的年华献给了脱贫事业。而我,只是教育扶贫路上一颗小小的石子。回首走过的支教历程,虽然很苦,但我,无怨无悔!”周艳歌说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