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兜底养老 助力精准扶贫——博山区发展医养结合助力脱贫攻坚典型经验案例

齐点淄博 2021-03-02 10:43:18 阅读量:

2021-03-02 10:43:18

 关键词:医养结合;兜底养老

近年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破解医疗、养老供需矛盾,博山区以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区为契机,针对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人,以源泉中心卫生院为依托,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的专业优势,建设源泉长寿山医养健康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政府托底保障,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构建了“机构医养、两院一体”的医养结合新模式。作为中央组织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和省卫生健康委“机构医养、两院一体”典型案例在全省、全国进行推广。新华社、健康报社、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和齐鲁频道每日新闻等新闻媒体先后进行了采访和宣传报导,“当你老了,就来长寿山,若你来了,医养无限好”的品牌优势日益显著。

一、背景情况

博山区户籍人口44.2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户籍人口11.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6.9%,显著高于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深入,一系列社会矛盾也不断突显。一是医养服务需求不断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需要接受医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数量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传统家庭照料功能的不断削弱,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来自社会的医养服务,特别是一些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人,他们的居住条件差,生活水平低,身体状况堪忧,亟需社会为其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和养老服务。二是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互不衔接。过去大部分养老机构均采用“医养分离”的模式,这样一方面导致了养老机构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大型医疗机构受限于床位资源紧张,也难以为患病老年人提供长期而细致的养护服务,成为制约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三是部分中小型医疗机构资源闲置现象严重。在大型医院床位紧张的同时,一些二级以下的中小型医疗机构出现床位使用率偏低,大部分医疗资源闲置的情况,亟需利用医养结合的模式,借助中小型医疗机构床位开展医养服务,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博山区探索推行“机构医养、两院一体”模式,使医疗服务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互补共享,提供了统一管理运营、统一资源配置、统一服务内容、统一标准规范、统一信息平台的“五统一”医养结合服务,实现了医疗资源与养老照护的无缝对接,医疗服务团队和养老护理团队合力共为,彻底改变了过去配合不力、沟通不畅、随访不及时、服务不到位的局面。

二、主要做法

(一)一个健康园,让医养结合在博山真正落地。为探索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博山区源泉中心卫生院于2010年开办源泉长寿山老年公寓,2018年,为深入落实十九大报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相关要求,源泉中心卫生院建设博山区源泉长寿山医养健康园。健康园规划占地60亩,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项目建设分为集中式养老区、家化式养老区、健康养生养护区三大养老功能区,目前已完成集中式养老区、家化式养老区、健康养生养护区的主体工程建设,集中式养老区及家化式养老区已投入使用,健康养生养护区预计2020年10月份投入使用。

集中式养老区建筑面积11900㎡,开放床位390张,由养老居室、长期照料(医护)床位和公共空间三部分构成;设自理、半自理、全失能照护单元,项目一期“博山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于2018年6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8700平米,集中供养全区200余名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项目二期“慈善公寓楼”于2019年8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用于集中供养全区特困人员中的失智老人。整个养老区为无障碍设计,房间内全覆盖监控、紧急呼叫系统,全失能护理单元配置智能床垫,全天候检测生命体征,医护人员24小时值守,现已收住330余名老人入住。

(二)一份党恩大爱,率先实现政府兜底养老。为确保特困五保老人能够得到优质的医养服务,博山区依托源泉长寿山医养健康园,建立博山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和博山老年人医养中心。出台《博山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淄政发〔2017〕20号文件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博政发〔2018〕4号),开展扶贫政策落实专项行动。对特困老人进行全员排查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认定特困人员自理能力情况和照料护理等级,对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动员其集中供养,满足全区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提高特困老人集中供养率,实现特困五保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能有护”。

(三)一体化医养服务,长寿山下夕阳无限好。医养健康园单独设置老年病科,医生每天查房,询问老人们健康情况并为老人们常规体检,对于年龄较大的老人,医护人员每日三次送药到床前保证老人规律用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医护人员还把中医针灸、推拿、拔罐等特色治疗送进老人们的起居室。同时,还为老人们建立健康档案,实现老年人健康状况跟踪评估,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相关工作。开通绿色就医通道,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2019年6月,医养健康园为失能区域的长期卧床老人安装智能床垫36床,通过智能床垫可以系统检测老人的基本生理体征,并将相关数据自动传送到服务器上。若老人出现体征异常,系统会及时向护理人员发出提醒,以便第一时间救助老人,可为入住老人提供更安全的夜间照护服务。2019年7月,医养健康园为失智老人和容易走失的老人定制智能防走失定位贴共计1400个,通过二维码独立加密成像技术,与老人身份信息绑定,形成老人身份专属二维码,再将二维码烫印至老人衣物上。如果老人发生走失,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准确地将老人所在位置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为入住老人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充分保障。医养健康园建立之初,通过严格的筛选及考核,招聘了有道德、有爱心、有能力的护理人员,围绕为孤寡、失智、失能、高龄老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护理照料服务,为失智失能等特殊人群提供喂食服药、洗澡清洁、粪便清洗、搀扶活动、康复保健、衣服换洗、理发修甲等各个环节精细化服务,把孝文化融入到照护工作中。另外,供养中心设置娱乐活动区,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活动平台的同时,定期组织康乐活动、举办文艺演出,丰富入住老人的精神生活。2020年来共为特困人员购买定制鞋子、袜子、衣服10余套,让老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焕然一新;餐厅饭菜也是营养多样、荤素搭配,一日三餐都不重样,科学地为高血压、糖尿病老人提供个性化食谱,让老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获得均衡的营养,让五保老人真正过上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

三、主要成效

(一)落实精准扶贫,提高特困人员供养质量。特困老人是当前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对特困老人进行托底、集中供养,不仅仅是政府职责所在,也是打造和谐社会应有之义。通过建设医养健康园,推行“两院一体”服务模式,博山区为特困老人提供全过程、全链条地健康支持和生活照顾,解决了特困老人老年病治疗、康复和长期照料等难题,既是脱贫攻坚的一项新举措,也保障了特困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养老需求,体现了人性的温暖和关怀,在健康扶贫的路上,医养结合有“力度”,更有“温度”。

(二)实现医养融合,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两院一体”服务模式,实现医疗、养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困供养人员中,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和失能、半失能、失智的老人较多,这部分群体特别需要专业化的护理和照顾,一旦出现突发症状,医护人员可以随叫随到,为老人提供专业化的优质医疗服务,进一步保障养老院里的老人健康状况,为抢救生命开辟了绿色通道。医养融合一体化模式,在解决机构养老能够提供的集中居住、生活照料、饮食保障、娱乐活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针对入住医养结合机构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和服务需求,医疗机构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由专业医生护士团队评估其健康水平,制定个性化方案,实行动态管理,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温馨的医养服务,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三)化解供需矛盾,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医养健康园,为由人口老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缺失所带来的医养供求矛盾提供了一条解决路径,既解决了目前的养老困境,化解了社会矛盾,也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优质的医养服务,提高了社会福祉。健康园内实行宾馆式管理、病房式护理、全程亲情服务。房间内温馨舒适,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能满足老人多样化的饮食需求,营养均衡丰富,保障每名入住人员都能得到精心护理、细心照料、贴心关怀、诚心服务,时刻感受到温暖与爱,进一步改善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日益提高。老人们的精神有慰藉,生活有照料,健康有保障,真正将政府兜底养老落实到位,交出了一份富有博山特色的医养结合服务答卷。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